第(1/3)頁 楊清源和十三一直暢聊到申時末。 楊清源才從御書房中出來,不過他沒有出宮,而是身影一幻,消失在夜色之中。 他在離開皇城之前,還要去拜訪一個人。 楊清源身影閃動之間,來到了文淵閣前。 文淵閣,大周的皇家藏書閣,其中所藏經(jīng)典不計其數(shù)。 海納百川,汗牛充棟。 乃是大周外皇城的四殿兩閣之一。 大周現(xiàn)在的內(nèi)閣,依制會有大學(xué)士六位,便是以中極、建極、文華、武英四殿和文淵閣、東閣二閣命名的。 楊清源的座師錢牧謙就是文淵閣大學(xué)士。 “晚輩武當(dāng)楊清源,求見前輩!” …… 道門絕技,天遁傳音。 楊清源的聲音在文淵閣中擴散,但是旁人卻難以聽到一絲。 “長江后浪推前浪,當(dāng)年的張三豐,現(xiàn)在的楊清源,都是了不得的人物啊!” 一個身穿樸素布袍的老者自文淵閣現(xiàn)身,說是老者,不過是楊清源個人的推測而已。 此人看上去雖然滿頭白發(fā),但也就是四五十歲的樣子。 但是能和張三豐平輩而交,還能打賭的,不用腦袋也能想到了。 “要是不嫌棄的話,就隨老道上來聊聊吧!” 楊清源輕身一躍,便來到了文淵閣的三樓之上。 “隨便坐吧!”老者寬大的袖袍輕輕一拂,原本堆滿竹簡的蒲團就被清理出來了,原本亂成一堆的竹簡立時變得整齊劃一。 單就這一手真元控制力也是非同小可。 “前輩就一直隱居在此處?!” 老者點了點頭,“我雖然年事已高,但畢竟是個男人,出入后宮有所不便!但我有得守護這大明宮內(nèi)的皇帝,所以就住在這文淵閣中。” 老者的存在是大周的絕對機密,也是拱衛(wèi)天子的最后一道防線。 若是沒有他的存在,一個精于刺殺、潛行的洞玄之上的高手,都有可能對于周帝的性命產(chǎn)生威脅。 楊清源坐下之后,眼中掠過莫名之色,然后試探道,“王前輩在此地多少年了!” “從太祖遷都到此,我就在這里了!”說完老者突然一愣,臉上露出狐疑之色,“你認(rèn)識我?!” “前輩與我?guī)熜窒嘟恢畷r,我尚未出世,我怎么可能認(rèn)識前輩,不過是推測而已。” 沒錯,按照時間算,可能上一世的楊清源也不一定出生,這就是壽命的威力。 長相似中年的老者點了點頭,“這話倒是沒錯,我第一次見你師兄的時候,他才二十二歲。別說你,你爹娘都不知道在哪呢!?” “那你怎么知道貧道是誰?!” “分析!”楊清源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仿佛一個近兩百斤但是瀟灑俊逸的胖子附體。 中年老道也來了興趣,“來,展開講講!” “首先是就是前輩的年紀(jì)了,能和我?guī)熜制捷叾唬踔凛叿直任規(guī)熜指叩模峡刹欢嗔恕!? 老道點了點頭,“那貧道就不能是假死脫身嗎?!” “您就是假死脫身!” 楊清源說得很肯定,隨后繼續(xù)說道,“然后就是您桌上的那一卷經(jīng)書。” 老道低頭看了一眼,“這經(jīng)書有什么問題嗎?!” “上書:‘凡打坐者,非言形體端然,瞑目合眼,此是假坐也。真坐者,須十二時辰,住行坐臥,一切動靜中間,心如泰山,不動不搖,……即不名靜坐。’此言出自《重陽立教十五論》。而前輩卻在此基礎(chǔ)上刪改。那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楊清源指著老道桌上的多處刪改涂畫的書冊說道。 楊清源在翰林院時,曾經(jīng)主持《周玄道藏》的編修,對于道門經(jīng)典,那是信手拈來。 一般后人不會輕易去刪改前人著作,更何況這《重陽立教十五論》乃是道門大賢,更不會直接在其原作上涂改。 這老道這么做了,那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他就是此經(jīng)的原作者。 “前輩便是我道門上一任道尊,重陽真人王中孚。” 老道士眼中的驚異之色更濃。 “你倒是聰明,不錯,貧道正是王重陽。” 張三豐是道門當(dāng)代道尊,而王重陽就是上一代的道門道尊,再上一代是莊曉夢的師父,天人宗的北冥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