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起兵攻破皇城,誅殺天子。 然后以政治手段壓服反對的群臣,力保十三皇子朱瞻垕登基。 “若是本王能得此人效忠,至少可以節省十年光陰。” 趙王朱楷現在已經四十有五了,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一旁一身白衣僧袍的渡衍也不得不嘆服楊清源的手段。 此子不僅武學天賦奇高,更是無雙帥才,現在又于政治一道上表現出如此驚人的能力。 這樣的人生在道門,可謂是佛門之大不幸啊! 佛門想要崛起,看來必須除掉此子了! 阿彌陀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為了佛門昌盛,老衲甘愿破戒。 楊清源不知道,因為他的操作,少林渡字輩中的智者已經將他列入了必殺的名單之中。 “渡衍大師,你的覺得本王現在以清君側之名舉兵,兵發神都,趁著朝局混亂,新君初立,人心未穩之際,破釜沉舟,能否一舉功成。” 其實在知道楊清源兵變謀反的時候,趙王就已經在籌謀起兵之事了,這又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而且楊清源在朝中最大的支持者,太宗和于延益都已經亡故,以他的本事想要穩定朝局,絕非易事。 一旦神都的局勢陷入僵局,趙王便會立刻出兵,但現在楊清源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當之勢,就壓服了神都之中的反對聲,扶立新君。 這讓趙王不知道自己該不該出手,開始征詢一旁的首席謀士,渡衍和尚的意見。 沉默片刻之后,渡衍才開口道。 “王爺,貧僧以為此時一動不如一靜,現在并不是出兵的好時機。” 趙王皺了皺眉頭,渡衍的建議顯然沒能完全說服趙王。 “還請大師闡述其中奧妙。” “阿彌陀佛,那貧僧便獻丑了……”渡衍放下了手中的茶盞,認真地說道,“若是楊清源起兵弒君之后,未能在短時間內戡平動亂,使得朝野心服,那貧僧必然會力諫王爺起兵清君側。” “那個時間,是楊清源和朝中眾臣對抗的時間,王爺的出現能夠打破這個平衡,群臣也需要靠王爺來對付這個弒君者。王爺進可登基稱帝,退亦可除去楊清源這個心腹大患。” “然這一步棋,現在已經走不通了。大位已定,昭告天下。吳王殿下是眾臣廷推選出的皇帝,雖然于皇周會典之制不合,但卻足以服天下人心,王爺在這個時候起兵,那就是叛亂了!” 趙王,喝了一口茶,示意渡衍繼續。 “此刻起兵,不僅僅不能起到正面效果,反而會幫楊清源一把!” “此話怎講?!” 渡衍又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水,“楊清源此刻雖然扶立吳王上位,但是根據情報所言,他已經卸去了一身官職,只保留了武鄉侯的爵位,且不如即將離京。若是王爺在這個時候起兵,不是給楊清源留在神都掌權的機會嗎?!” 趙王起兵叛亂,那自然需要有人帶兵平叛,朝廷現在有什么人有自己統領大軍,且敢說自己能打贏趙王嗎?! 新一代的開國四王資歷和地位都夠了,但是他們都沒有統帥大型兵團作戰的經驗,別說是對陣趙王這個邊關塞王,沙場宿將。 而無論是神武軍大都督唐圣嘆還是神策軍大都督王誠嗣也都不敢說出這句話。 也只有天策軍大都督李承恩能略勝趙王半籌,但北境又離不得李承恩。 這種情況下,朝廷便只能被迫重新啟用楊清源為帥。 如此就是變向地幫楊清源重回中樞…… 聽到了渡衍的這番話,趙王才徹底息了此刻起兵的心。 他現在對于楊清源的統兵之能,還心有余悸。 晉陽之戰的戰果實在是太驚艷了! “也罷!本王這么多年都等了,也不差這一兩年了!朱瞻垕畢竟是個小娃娃,終究會給到機會的!” 趙王就是草原上的狼王,有著足夠的耐心等待獵物露出破綻,然后致命一擊! ps:感覺嗓子眼,還咳嗽,不會中招了吧! 各位看官一定要自己注意,羊了可能影響味覺,那做人還有什么意思。 (本章完) /75/75654/32022118.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