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 群情-《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1/3)頁
一個昏君的失德,不代表整個皇室都失去人心。
太祖高皇帝,本淮右布衣,無憑借威柄之嫌;為民除暴,無預窺神器之意。
得國之正,無出其右。
楊清源若是想篡位,別說是追隨他的這些人,連中立派都不會有,包括現在跟隨他誅殺朱瞻坤的曹雪陽等人,都會反對他。
細數史書之上篡位成功的人,從王莽到曹丕,從司馬炎到劉裕,從楊堅到趙匡胤,或是依靠父輩、家族的數代籌謀,或是自身多年的經營的勢力。
只有五代十國那樣的亂世,方才是兵強馬壯,割據一方者,自可稱帝。
而楊清源才多大啊!?
從他十五歲科舉入仕開始算,到如今滿打滿算也就是十年,其中五年還是在翰林院度過的。
而他真正掌兵的時間也就不到兩年,軍中眾將只是敬其能,服其威罷了。
氣勢洶洶的眾臣跟在新科狀元宋問嚴的身后,穿過大殿來到了含元殿門口,在楊清源身前一丈停了下來。
有宋問嚴等一眾直臣擋在他們身前,即便是有些渾水摸魚人也是底氣十足。
“楊逆”、“賊子”,“逆賊”,百官口中盡是怒罵之聲。
如果不是知道楊清源乃是天下絕頂的高手,現在這群百官說不定已經沖上前,生啖其肉了。
在眾人的怒罵聲中,楊清源靜靜而立。
剛剛躲在宋問嚴身后的陳進儒右僉都御史陳進儒再次站出來說道,“楊清源,你這逆賊,起兵于幽夜之中,攻破皇城,謀害天子,實在是罪大惡極,今日,陳某拼著性命不要,也要你給天下一個交代。”
陳進儒這一番話,端的是義正詞嚴。
在他的帶頭下,群臣亦是紛紛響應。
“沒錯,必須嚴懲此賊。”
“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群臣們的大聲附和,掀起聲浪,在含元殿內回蕩。
所謂千夫所指,大抵就是如此!
不過他們的行為也從反面表現出,他們此刻的無力。
面對楊清源這個起兵弒君的“佞臣”,他們只能用怒罵來聲討他。
但如果嘴炮就能殺人,還有刀劍做什么?!
楊清源當然會給天下人一個交代,但絕對不是眼前這些人想要的交代。
靠怒罵就能讓楊清源交出兵權,自裁謝罪,那大周還建立什么常備軍?!讓這些文臣去罵死北乾和后金便可。
楊清源看眼前越來越激動,只覺得可以將自己噴死的文官們。心中卻愈發地平靜下來!
他知道,這些人已是黔驢技窮,只剩下這張嘴了。
楊清源不是莽夫,他做事大多時候,都喜歡謀定而后動。
在起兵之前,楊清源就曾對于之后的政治局勢進行推演。
攻破大明宮,誅殺朱瞻坤,這種上下千年都未必能有過的惡性事件。
而且還不是秘密的暗殺、鴆殺,而是光明正大地攻破皇城,當著這么多人的面一劍將其斬殺。
此類事件往前追溯,可以追溯到晉太祖當街殺高貴鄉公。
必然會遭到群臣激烈的反彈。
要解決當前的局面最粗暴的辦法就是:
殺!
群臣士林手中只有筆,而楊清源手里有刀。
所謂的“人心”、“民意”由一個個的個體組成的。
當你的刀足夠快的時候,人心是會被殺散的,民意是會被殺順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藍星之上,滿清入關,神州陸沉的時候。
滿清以強權,頒布“剃發令”,要求剃發易服。
這當然引起了百姓的不滿。但野蠻之人不在乎什么民意、人心,直接用刀殺。
留發不留頭!
漢人與滿清的抗爭整整持續了三十七年之久,最后還是失敗了,倒下屠刀之下的人,尸骨成山,血流成河。
但為了生存,最終不得不剃發易服。
這不是個例,還有高麗的斷發令,東瀛的斷發脫刀令,俱是類似。
楊清源最終可以靠刀兵和強權,將反對者都殺光。
但楊清源的名聲同樣臭了,他會和王莽、董卓、爾朱榮之輩并列,士林中人會在各種場合里抹黑楊清源,此后三百年,楊清源會是江湖話本,民間戲文之中最大的反派,沒有之一。
即便是楊清源不在乎這些,他也不可能這么做!
一來,他的底線讓他不愿意殺如此多的無辜之人。他可以在戰場上殺得尸骨成山,但無法對于這么多不該死的揮下屠刀。
二來,他起兵的目的,不是為了奪權。
而是為了還于延益一個公道,是為了要建立新的政治秩序。
政變是手段不是目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汽车|
浦东新区|
财经|
南昌市|
百色市|
灵武市|
峨眉山市|
胶州市|
天门市|
洪江市|
惠东县|
肃宁县|
永年县|
紫阳县|
诏安县|
龙江县|
琼结县|
罗源县|
道真|
济南市|
张北县|
无为县|
洛扎县|
呼伦贝尔市|
宜春市|
兰州市|
张家口市|
大丰市|
六枝特区|
隆德县|
武定县|
杭州市|
麻栗坡县|
扎鲁特旗|
莱州市|
上饶县|
新密市|
永康市|
西林县|
灵武市|
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