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八十八 群情-《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2/3)頁

    他的目的,是要帶著大周前進一步。

    ……

    面對右僉都御史陳進儒和刑部侍郎陳文廷的咄咄逼人,楊清源只是語氣平淡地反問了一句,“伱們想要什么交代?”

    楊清源的反問讓原本氣勢洶洶的二陳懵了。雖然此刻群臣依舊激憤,但是二陳感到背脊有些發涼。

    在剛剛千夫所指的盛況之下,他們二人差點忘了,眼前這位爺正掌著神都十五萬的兵權。

    別看楊清源是正統科舉文官,但絕對是心狠手辣的主,晉陽城外的尸骨,才埋了多久?!后金大軍的墳頭草還沒有長高呢!

    也許楊清源不能將在場鬧事的官員盡數誅殺,但是殺兩個領頭的,殺雞儆猴,絕對不是沒有可能。

    以陳進儒為首的一批人,之所以如此主動,一直上躥下跳,其實并不是有多在乎公義,甚至不在乎朱瞻坤的死。他們在乎的只是自己而已。

    他們是朱瞻坤的親信,無論是陳進儒還是陳文廷都是原來堅定的太子黨,是在朱瞻坤登基之后被提拔上來的。

    楊清源政變起兵,殺了天子,而且此刻朱瞻坤的鐵桿支持者,曹守正、李宏毅到現在不見蹤影。旁人不知道為什么,二陳這個級別的還能不知道為什么嗎?!

    接下來,李系、曹系、朱瞻坤嫡系都會遭到清洗,而且是名正言順的清洗。

    朝廷之上,至少有七成以上的官員,在經濟上是有問題,經不住查的。

    陳文廷和陳進儒不想坐以待斃,垂死掙扎一下總是要的。

    但現在二陳發現,如果他們再鬧騰,可能等不到朝廷的清洗時間,現在就會被楊清源當成雞給殺了。

    其實和二陳這般想法的人有很多,無論是曹守正還是李宏毅在朝堂上都是一棵參天大樹,其下有許多依附于他們的黨羽。

    有個偉大政治家引述過一句話: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

    官場其實就是政治派系的角力場。

    即便是大周的官場相對清明,但依舊改變不了這種局面。

    不考慮常朝和大朝會,不少官員,甚至沒和朱瞻坤這個剛登基的皇帝見過幾次,更有甚者可能私下都沒有見過朱瞻坤,談什么忠君。

    今日,如此激烈,最大的原因,其實是想自保而已!

    二陳啞火了,但宋問嚴沒有,他不是二陳這樣的紙老虎,他雖然迂腐了一些,但剛直不屈。

    “楊清源,你這個不忠不孝之徒!弒殺君上,你還敢問要什么交代?交出兵權,回府靜思己過,聽候朝廷發落!!”

    事實再次證明,脫粉回踩,比黑粉還要可怕得多。

    這位宋問嚴原本就是楊清源的鐵粉,現在開口就要楊清源的命。

    這個時候要楊清源交出兵權,靜思己過,聽候發落,就等于讓楊清源引頸就戮。

    雖然宋問嚴這個說法在政治上很不成熟,但確實是不少人的內心想法。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嚴懲弒君者,這是基本的政治訴求。

    看著宋問嚴真誠無懼的目光,楊清源知道宋問嚴,這個人是雖然思想守舊,政治上拙劣,但是個君子。

    “朱瞻坤死,雖諸公含怒而來,本侯可以理解。但本侯問一句,當日天子冤殺于大學士之時,諸位正人君子何在?!天理公道何在?!”

    楊清源此問,讓含元殿中含怒質問的一百多名官員們微微安靜,原本如鼎沸的氣勢也是微微一滯。

    當時為于延益發聲的人里,有站在殿中眼瞼低垂的右都御史,都察院正程青松,有正閉目養神的左都御史李蔚光、協助楊清源謀反的左僉都御史李尋歡。

    而二陳和宋問嚴身后的大多數人,當時不僅沒有為了所謂的公理正義站出來,而且還是于延益冤案的推手。

    此刻之所以站出來,一是為了自保,希望能借助眾人之力,來斗倒楊清源,二則是因為楊清源的弒君行為,踐踏整個朝堂的秩序,無論是宋問嚴這樣的心懷道義之人,還是渾水摸魚之輩,都會下意識地想要懲戒!

    而且,朝堂上有個潛規則——法不責眾。

    對于大部分來說雖然不忿楊清源的行徑,但絕對沒有非要和楊清源過不去,不惜性命的程度。

    在眾人微微思考之時,有人站出來了,吏部侍郎申汝墨,曾經也是錢牧謙的弟子,但后來他為了得朱瞻坤的圣眷,便與錢牧謙和楊清源決裂。

    當然他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建極殿學士,未來大學士的候選人之一。

    “楊清源,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天子即便有錯,也輪不到你來誅殺,更何況起兵謀逆本就是罪不容誅。還有,李大學士和曹尚書何在?!該不會也遭了你的毒手吧!?”

    叛徒,往往比敵人更遭人恨!

    所以申汝墨也很急,他為了內閣之位,背叛了恩師,一旦讓楊清源掌權,肯定沒他好果子吃!

    “敢問,申大人,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語出何處?!”

    “這……”

    對于面前師弟的能力,申汝墨很清楚,移動的通文館,不是自己吹出來的。

    見申汝墨語塞,楊清源開口說道,“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只不過是出自一本江湖話本,除了董夫子外,儒門諸先賢從未有這般論調。”

    楊清源身上有著翰林院學士的兼任,翰林學士之中雖然對他的弒君之時有異議,但是卻不會有人質疑他的才學。

    “孟圣有云: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申大人,你身為儒家弟子,卻不讀圣賢之書,枉為讀書人!”

    天子并非高不可攀,在道義上,還是有人可以和天子匹敵的。

    圣賢之語,即便是天子也要遵守。

    無論是道家的,還是儒家的。

    楊清源現在搬出孟子的話,就是為了回擊申汝墨。

    同時,也是為了轉移話題。

    在這句話后,官員們的焦點已經從該如何嚴懲楊清源變成了楊清源弒君到底是不是符合圣人之語。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泉市| 郸城县| 九龙城区| 上蔡县| 偃师市| 肇州县| 静安区| 射阳县| 黑龙江省| 新巴尔虎右旗| 思南县| 金沙县| 广饶县| 邯郸县| 西和县| 花垣县| 大连市| 横山县| 黄冈市| 柳林县| 安平县| 陆河县| 突泉县| 凤庆县| 托克托县| 南部县| 榆社县| 河南省| 定日县| 象山县| 陆川县| 保定市| 松潘县| 延庆县| 石狮市| 红桥区| 宜兴市| 扶绥县| 黔西县| 浦北县| 咸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