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賑災之策-《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第(2/3)頁
昨日只有九萬余人,今日已經接近十一萬,而登記的災民僅僅七萬,這說明隨著時間的推移,缺糧的人越來越多了。
為了防止一般百姓混入災民,官府特地將米湯熬得稀薄無味,但凡家里有口吃食的,都不會想要喝這個米湯。
不僅是吃,住現在也是一個大問題。
七萬災民,只能在簡陋的窩棚之中抱團取暖,每日都有人凍死。
楊清源從城防軍中調來帳篷三百頂,面對七萬災民也只是杯水車薪。
在思慮片刻之后,楊清源找來了郡丞趙建豐。
“趙郡丞,你去想辦法找幾個會搭木屋的工匠來!”
趙建豐有些不明所以,“木屋?!木匠?大人的意思是?”
“如此下去,就算有足夠的糧食,災民也會凍死,必須要有房屋御寒,新建房不但花費巨大,而且速度極慢,搭木屋是最快,最經濟的!你趕緊去張貼告示,百兩白銀,懸賞擅長木屋搭建的工匠。”
“大人,可衙內已經抽不出搭建木屋的人手。”
“那些災民就是人手,以工代賑。凡壯年之人,經府衙登記后,可參與木屋建造,飽食米粥,一日得錢十文。”
楊清源已經在考慮災后安置災民之事了,建造房屋,發放工錢,都是災后重建的準備工作。
等到朝廷的賑災糧運到,渡過缺糧難關之后,老人婦孺,楊清源也會想辦法安排工作。
老有所依、壯有所用、幼有所養,則天下承平矣。
“大人我這就去辦!”趙建豐也懂了楊清源的意思。
不僅僅要讓災民有東西吃有房住,還得讓他們有事情干。
趙建豐在理解之后,立刻去張貼告示,同時還沿街鳴鑼。
重賞之下,必有所得。
很快,就有三人前來應征。
楊清源沒有選,直接就讓三人第二天日各帶一隊災民進行房屋建設,擇優錄取。
實踐出真知。
楊清源的計劃帶著以工代賑的性質,但是對老幼婦孺并不友好。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定县|
太康县|
云南省|
白银市|
留坝县|
灌南县|
德昌县|
财经|
南宫市|
怀化市|
云龙县|
宽甸|
诸暨市|
施秉县|
陇西县|
同江市|
即墨市|
柳江县|
日土县|
沂源县|
东宁县|
莫力|
囊谦县|
桓台县|
依安县|
长海县|
交城县|
玉屏|
潮州市|
铜陵市|
共和县|
红原县|
乐平市|
鄂托克前旗|
察哈|
思茅市|
凤城市|
册亨县|
冷水江市|
SHOW|
博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