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辰是在一個月后到達徐州瑯琊郡,繼而進入毗鄰的徐州東海郡,如今的徐州州治在東海郡郯縣。 陶謙重病在身,但依舊拖著病軀十里相迎。 劉辰自然給足了極高的禮遇。 畢竟讓出徐州之位,雖然是陶謙不得已而為之,但也要給那些猶豫不決的人做足姿態,朝廷對待降卒是禮賢下士的,不會過河拆橋、卸磨殺驢,也不會趕盡殺絕。 這是給袁術軍中,以及那些世家人一個退路,避免他們狗急跳墻,負隅頑抗,誓死不降了! 簡單的交接之后,劉辰完全接管了徐州。 陶謙對此十分配合,他在徐州治理多年,也安插了不少的人手,此時完全和盤托出。 在陶謙的全力配合之下,劉辰統率朝廷大軍接收的十分順利。 不過如今的徐州,5個郡的地盤,已經只剩下3個郡多一點點——也就是瑯琊郡、東海郡、彭城,以及一點下邳的地盤。 廣陵郡和下邳大部分的地盤,已經落入袁術手中。 在徐州本地世家的內應外合之下,本就勉勵支撐的陶謙,根本抵擋不住。 在這種急火攻心下,陶謙病倒之后,情況就更加危機了。 若非此時朝廷率兵進駐,或許不需要一年半載,整個徐州都會落入袁術之手。 劉辰等朝廷大軍,也是解了陶謙的燃眉之急。 這也讓陶謙心下十分感激,因為劉辰完全沒有必要這么做,但他依舊這么做了,讓他至少可以安享晚年。 這份坦誠相待,讓陶謙都有些慚愧,因此配合劉辰等朝廷大軍的力度,十分強大。 陶謙甚至將手中的兩萬丹陽兵,這支精銳部隊,都一應交給劉辰了! 正應了那一句,君若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 陶謙或許也有自己的野心,或許也有自己的算計,但重病在身,已經是彌留之際,人之將死,至少要對得起食君之祿為君分憂的忠誠。 劉辰接管徐州之后,休整月余時間。 這段時間,奪下廣陵郡和下邳大部分地盤的袁術那邊,并沒有任何的輕舉妄動,反而已經準備后撤了。 徐州本地世家,更是在艱難抉擇之下,選擇了逃離徐州,背井離鄉,遠避江東的做法! 哪怕就是陳珪和陳登父子倆的陳家,都選擇了舉家搬遷! 他們之所以選擇幫助袁術,除了因為世家之間同氣連枝、盤根錯節之外,則是不想要徐州落入朝廷之手,盡快終結徐州戰亂,同樣不想背井離鄉離開。 原歷史中,陳珪和陳登,在陶謙三讓徐州給劉備后,盡心輔佐劉備。 可是后面呂布反叛劉備奪下徐州后,陳珪和陳登卻沒有全力幫助劉備奪回徐州,而是繼續輔佐呂布。 不過在輔佐之中,他們看出呂布并非明主,又暗地里與曹操眉來眼去,甚至設計幫曹操奪下徐州。 不是陳家左右橫跳,而是因為在陳家看來,不管是誰坐在徐州牧的位置上,只要可以治理好徐州,只要他們世家的地位處境不變,那么他們就能為之輔佐! 陳珪和陳登所代表的陳家,實際上不是為了朝廷,不是為了州牧軍閥,而是為了自己的家族延續著想! 這一次陶謙讓出徐州,絕對是陳珪他們無法接受的! 因為劉辰和漢帝劉協,這么多年所作所為表達出來的政策走向,那就是完全針對世家,扶持底層黔首。 因為黔首識字率不高,不得已扶持寒門! 皇權和世家,終究是處于敵對狀態。 當劉辰率軍接管徐州后,陳珪和陳登父子倆,知道大勢已去了! 以劉辰的能力,以朝廷的兵力,已經不在是像袁術和陶謙交戰那般,而是力挽狂瀾,摧枯拉朽! 與之對比,袁術和陶謙交戰,如同小孩子過家家。 當時陳家還可以僥幸留在徐州,希望袁術盡快解決陶謙。但如今劉辰率朝廷大軍接管徐州后,陳家已經沒有任何僥幸了! 可以延續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世家,都不會身陷險地,也不會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