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居然還有獎勵! 所有的一切就像是夢一樣,當天,當李慶恩在眾人的恭喜與羨慕的目光中,從工人宿舍,搬到了兩層的連排小樓,一家人住進了新家時,消息立即傳遍了整個南華。 居然可以這樣! 人們羨慕著他搬了新家,有了新房,更驚訝于他的身份變化,他居然成了技師! 除了洋人之外,他可是第一個! “原來,書中真的黃金屋啊!” “不是書中,是洋人的洋學問里,是真有黃金屋啊!” 不知多少人在驚訝李慶恩命運變化時,同樣也羨慕著他的機遇,當然了他們的心思也活泛了起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朱先海順勢在《南華日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南華夜校”開辦英文班,歡迎大家報名的。 為什么要開辦英文班。 因為工學類書籍都是英文的。其實朱先海更希望創辦工學夜校,吸引工人之中識字的有文化基礎的成年人就讀,從工人中培養技師甚至工程師,可奈何沒有中文專業書籍啊! 又一次,朱先海有點兒想念巴菲特了。 不是想念他,而是想念他從美國南方浸濟教會接來的那群神父,神父或許會傳教,但是他們懂漢語,能教授英文,能協助南華翻譯歐美的工程技術類以及其它各種書籍啊! 沒有那些書,那怕就是累死朱先海自己,也不可能把英美等國的技術在書籍都翻譯成中文吧! 萬事開頭難! 朱先海發現真的很難! 在這個時代想要創辦事業最困難的是什么? 是人才嚴重不足,就是可堪一用的人才都找不到幾個,想學習西方科學,總要有人把西方書籍翻譯成中文吧! 這樣的翻譯到那找去? 沒有翻譯,甚至要讓人先學習英語,然后再學習工科,這多浪費時間,咱那有那么多時間浪費? 心里這么盤算著,朱先海的眉頭皺成了一團兒。 除了那些美國的傳教士之外,還能從什么地方弄到翻譯人才? 從中國引進一些人過來呢? 這倒也不是不可能,問題是他們愿意來嗎?而且晚清精通英語的翻譯人才,本身就嚴重不足啊! 有點難辦啊! 突然,朱先海的眼前一亮, “有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