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是在全國范圍內普及這種鐵鍬,二是按照彼得繪制的草圖,打造五千柄短柄軍用鐵鍬。 梁山有個英雄好漢,綽號九尾龜的陶宗旺,就被稱為五短身材黑面皮,鉄鍬敢掘泰山基,他的兵器就是鐵鍬。 本來身為農具的鐵鍬在他手中成了殺人利器。 彼得畫的草圖當然不是這種,是真正的軍用,這種軍用鐵鍬即便在二十一世紀的東方陸軍中的也是裝備的,用途很多。 這玩意兒絕對的強悍,挖、掘、刨、掄、劈、鏟、砍、斬、剁、搗、切、拍等無所不能,在近戰時,有時候比軍用匕首還管用。 而且俄國士兵是有名的灰色牲口,戰時帶著鐵鍬既可以在一馬平川的原野上挖個坑隱藏自己睡覺,也能用來和敵人近戰,用力拍打力道足以擊碎顱骨。 非戰時也能在寄居的農戶家里幫忙干活,最起碼用鐵鍬煎個雞蛋是可以的,還能補充鐵元素。 這五千柄軍用鐵鍬彼得設計了三種顏色,一種是軍綠色,一種是純黑色,一種是純白色,方便在不同的作戰環境中使用。 當然并不是一個士兵帶三柄,而是放在軍械庫,根據作戰環境發放或更換。 這道法令的執行工廠有兩個,一個是葉卡捷琳堡冶金廠,一個是烏拉爾冶金廠。 兩個地方距離莫斯科都有上千公里,葉卡捷琳堡冶金廠近了四百多公里。 烏拉爾冶金廠是1701年彼得大帝時投產的,葉卡捷琳堡冶金廠是 1723 年投產的。 彼得得到的匯報是,現在葉卡捷琳堡冶金工廠擁有 50 臺沖擊式水輪機,能帶動 22 條大錘、107 臺風箱和若干拉絲車床、切割機、炮筒鉆孔臺、軋制車等設備,總功率達到500馬力。 烏拉爾更不用說了,冶金規模僅排在奧洛涅茨和卡希爾-圖拉之后。 兩個地方都交出了樣品。 俄國生產鐵制的東西完全不用靠國外的技術,現在是1745年,烏拉爾工廠的熔鐵高爐達到9米以上,使用的是水輪機作為輸出動力,帶動大錘進行熟鐵鍛造。 烏拉爾的熔鐵量已經達到了每年770萬普特,黑色金屬生產超過了英國和瑞典,現在是世界第一,僅烏拉爾產的就占俄國鋼鐵總產量的五分之四。 一直到55年后,英國使用了礦物燃料冶煉,而不是現在的木炭煉鐵,才把俄國和其他國家遠遠甩在了后面。 彼得選擇了烏拉爾的,令烏拉爾工廠冶煉第一批五千柄軍用鐵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