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使南海永固于華夏!” 話語落下。 四周便有官員附議。 一時間。 出兵討伐的聲音甚囂塵上。 “諸卿即都認為當出兵討伐,那對討伐嶺南越人,諸卿又有何高看和良策?對于領將又有何建議?”嬴政淡淡道。 一言落下,舉殿肅靜。 在稍顯沉寂之后,任囂主動請纓道:“臣,任囂愿替陛下掃平南海,讓南海永歸華夏。” 隨即。 四周又傳出陣陣請戰聲。 “臣,羌瘣請戰!” “臣,趙佗請戰!” “臣,李信請戰!” “......” 就在百官熱情請纓時,秦落衡卻是悄然起身,高聲道:“兒臣嬴斯年有奏。” 一語落下,四周側目。 “講!”嬴政道。 “兒臣遵令。”秦落衡躬身一禮,看向了一旁請纓百官,開口問道:“諸將戰意高漲,軍心可用,小子認為大軍若是再次討逆,定然能一戰功成,然小子近日對南海也有所了解,南海游離華夏日久,風習跟華夏迥異。” “以大秦之雄風,毋須兩年,南海大局必當郎廓清。” “然天下九州,情勢風習各異,實難為一統之治,天下眼下雖名副一統,實則依舊是混亂散漫,民眾之間,隔閡如山,長此以往,這大一統之治恐只會付諸于言表。” “諸位將軍都為大秦將領。” “戰功彪炳。” “而我若是沒猜錯的話,無論諸位誰領兵,恐都會征發關中民眾為卒吧?” “然父皇三令五申,天下不再會有新老秦人之分,天下各郡縣子民皆為大秦子民,爾等何以只盯著關中民眾?難道大秦能戰者、善戰者,就只有關中之民嗎?” “大秦現有天下三十六郡,難道就靠關中數郡之名,來身負起天下的安危治亂?” “諸位不覺得荒唐嗎?!” 四下安靜。 秦落衡的突然發難,出乎所有人意料。 就連嬴政都不禁側目。 秦落衡繼續道:“諸位不說話了?” “我便來替諸位辯。” “因為你們習慣用關中秦人,而關中秦人的戰爭素養最高,也最容易指揮,而且每次征伐,大秦幾乎都是大勝而歸,每個從軍的士卒都能獲得相應的功爵。” “所以你們是為關中民眾著想。” “還有。” “南海畢竟是邊陲,大秦上次便已失利,若是再次失利,恐會引起軍心動搖,所以務必要盡出精銳,而且你們的確是信不過新秦人,擔心這些人會臨陣倒戈,進而影響到戰事進度。” “我說的可有錯?” “或許還有一些其他理由。” “但已不重要了。” “我今天之所以站出來,便是覺得,諸位太工于功利了。” “爾等的確帶著‘老秦人’打了很多勝仗,也帶著他們一次次的獲爵受賞,但天下一統之后,大秦既是北伐匈奴,又是南討百越,敢問諸位,爾等帶他們出去,可曾想過帶他們回來?” “你們是回來了。” “但他們呢?” “要么青山埋骨,要么馬革裹尸,要么葬于荒野,就算還活著,也都被安排戍邊屯衛,甚至是要舉家搬遷,諸位于心何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