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孔宅靜謐。 叔孫通、鮑白令之等人對視一眼,眼中難掩駭然之色,但他們心中同樣生出了一股沖動。 若是...... 若是真的成功了呢? 他們豈不是也會名列儒家圣賢? 想到這。 他們眼中目光堅定下來。 叔孫通道: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jié)。” “文通君此舉是為我儒家長久大計,也的確是時勢使然,不得已而為之,雖有些瑕疵,但對我儒家而言,卻是千百年之大計,我倒是認(rèn)為文通君做的很對。” 鮑白令之額首道: “現(xiàn)在秦廷隱隱有孤立我們的跡象,文通君這么做,也是為了自保,何錯之有?只要我們繼續(xù)謹(jǐn)小慎微的行事,等到地方私學(xué)泛濫,我儒家自可憑借萬千學(xué)子自立于天下,又何須看法家眼色?” “文通君此舉甚妙!” 其他儒士也點頭贊許。 一時間。 孔宅內(nèi)盛贊聲不絕。 見其他儒士都沒有意見,孔鮒跟子襄對視一眼,也是暗松口氣。 他們很清楚這些儒士的想法,但也不會去拆穿,他們其實一直都沒想過告訴叔孫通等人,只不過他們跟地方儒生一直有聯(lián)系,或多或少都會有所聽聞,為了以防萬一,所以才和盤托出。 眼下都無意見,自然再好不過。 在意見統(tǒng)一之后,其他儒士也紛紛出言。 一交流便是大半夜。 夜半時分,叔孫通等人才意興闌珊的離去。 目送著叔孫通等人走遠(yuǎn),子襄目光陡然陰沉下來,搖頭道:“這些人一個個都是見利而忘命。” 孔鮒道:“他們剛才提了不少意見?真要采納嗎?” 子襄冷笑一聲,不屑道:“自然不會。” “地方的私學(xué)是我們孔門建立的,跟他們有什么關(guān)系?眼下剛剛有一點眉目,便想著過來占好處,世上哪有這么多的好事?他們的建議大多是借私學(xué),傳播自己的道理,這沒有商量的余地。” 孔鮒點頭。 子襄提醒道: “兄長,切莫要疏忽大意。” “我們在地方辦私學(xué)之事,叔孫通等人尚且有渠道得知,而這次官府大動,其中不乏從地方提拔上來的,我們卻是要格外警惕,若是他們也察覺到了此事,恐會亂了我儒家的大計。” 孔鮒臉色微變,不安道:“那可如何是好?” 子襄沉聲道:“兄長這幾日,可去借著拜訪之名,去跟這些從六地過來的官吏接觸一些,試探一下口風(fēng),我則去找?guī)讉€儒生,讓他們跟六國貴族聯(lián)系一下,詢問一下六地的情況。” “好。”孔鮒點點頭。 他對此并沒有意見。 他儒家的確在地方辦了不少私學(xué),但還沒到手眼通天的地步,對地方信息的了解程度,遠(yuǎn)不如六國貴族,因而有些事還是需要借助六國貴族。 孔鮒沉吟片刻道:“若是真有官吏知道,那該怎么辦?” 子襄目光一沉。 凝聲道: “要當(dāng)斷則斷。” “我儒家現(xiàn)在私學(xué)有兩百多個,就算少一郡一縣,對我儒家其實影響不大,我們?nèi)f不能因小失大,此事關(guān)乎我儒家未來千百年大計,絕對不能精于算計,也不能過于貪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