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兩百一十八章 若是不給,那便搶!(第二更)-《大秦嫡公子》


    第(1/3)頁

    秦落衡眉頭一挑。

    他其實猜到朝廷已經(jīng)定下了修長城的計劃,至少他沒有想到,修長城其實也算是一種路線依賴。

    但其實可以理解。

    關中四塞的確拱衛(wèi)了關中很多年。

    嬴政繼續(xù)道:

    “若是這座長城能修建完成,大秦將能對流竄如草原烈火的種種邊患,做到常備不懈,長久為患華夏的匈奴諸胡,只能望墻興嘆,是戰(zhàn)是和,決定權在大秦手中。”

    “長此以往。”

    “匈奴諸胡只能選擇跟大秦互通商旅,而不能任意隨性興兵,隨著時間推移,大秦只會越發(fā)鼎盛,匈奴只會越發(fā)羸弱,假以時日,長城不斷北上,大秦匈奴未必不能融為一體。”

    “長城為屏,直道為援。”

    “若是北疆突發(fā)戰(zhàn)事,大秦亦可直接揮師北上,長城的效用,遠遠大于在北疆屯集重兵。”

    “長城不僅是護衛(wèi)大秦的屏障,也是大軍進宮的橋頭堡。”

    “長城隔絕了內(nèi)外消息,大軍突然北上,也能打匈奴一個觸不及防,只有這樣,你提到的不時掃蕩匈奴才能奏效,也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壓制匈奴,直至徹底吞并草原。”

    聞言。

    秦落衡啞然。

    他是徹底聽明白了,大秦修的長城就不是用來防御的,而是用來進攻的,防御甚至只能算是附帶的作用,大秦的根本想法,其實是吞并匈奴,實現(xiàn)開疆拓土。

    大秦骨子里有著一股野性,有著對開疆拓土的執(zhí)著!

    這種執(zhí)著已深入到骨子里。

    這跟秦國的起家、發(fā)家有脫不開的關系,而且大秦推行的是軍功爵制,這更讓大秦對戰(zhàn)爭有著一股莫名渴望。

    秦落衡遲疑了一下。

    開口道:

    “修長城固然是一個好辦法。”

    “但修建一座萬里的長城,耗費的國力民力會不會太大了?大秦立國不過數(shù)年,經(jīng)得起這么大的消耗嗎?”

    秦落衡有些擔憂。

    嬴政漠然道:

    “長城事關大秦安危,豈能糾結這些得失?”

    “長城一定要修!”

    “至于損耗,大秦承受得起。”

    “長城的確綿延萬里,但修的其實并沒那么夸張,秦、趙、燕三地過往都修有不短的長城,大秦要做的,只是把這些長城連通起來,此舉的確會消耗不少國力、民力,但相比年復一年的屯兵,修長城無疑更加合適。”

    “再則。”

    “你低估了秦、趙、燕三國長城的長度。”

    “戰(zhàn)國之世,秦、趙、燕三國主力都集中于華夏大爭,但同時也一直與北方的胡族進行長期的抗衡,在一百六七十余年間,總體形勢有進有退。”

    “在這一百多年間,燕國大將秦開平定東胡,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后,對北胡進行了幾次大反擊,大破長期盤踞河套以南的林胡、樓煩等游牧,為了鞏固地盤,更是特意修筑了長城。”

    “正是有了這幾次大出擊,燕趙才能投入到華夏大爭之中,但他們兩國對胡患的清理不徹底,東胡、北胡、林胡、樓煩諸胡,最后都融入到了匈奴族群,自此匈奴開始做大。”

    “而到戰(zhàn)國中期,趙國開始集中對抗秦國,對北方的諸胡就一直開始處于守勢,因而趙國其實一直在不斷修建長城,燕國亦然,隨著匈奴崛起,他們一邊迫于我秦國的壓力,一邊迫于匈奴的壓力,最后燕趙兩國不約而同選擇了對抗大秦,并修筑長城以退匈奴。”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觉县| 贡嘎县| 郎溪县| 毕节市| 洛川县| 顺昌县| 米泉市| 柘荣县| 奎屯市| 寿宁县| 大竹县| 涟水县| 云林县| 陈巴尔虎旗| 汉沽区| 泗洪县| 奉新县| 饶阳县| 武义县| 晋宁县| 襄汾县| 柘荣县| 临澧县| 松潘县| 武隆县| 瑞昌市| 随州市| 岳普湖县| 肃南| 宣化县| 多伦县| 通河县| 大城县| 鄂温| 华池县| 股票| 银川市| 汉中市| 兰考县| 沽源县| 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