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十三次相親6-《M君的相親小記》
第(1/3)頁
第91章 第十三次相親6
比如:假設兩個人所有的生理條件都一樣。他們有同等水平的智商,同樣的身高,相同的身體健康程度,一模一樣的臉。
他們都經(jīng)歷了同一種艱苦卓絕的努力,會收獲同等價值的成功嗎?
誰都明白不會。
他們的收獲除非數(shù)目是零,否則不論這個價值如何計算,怎樣表述,都不會完全一樣。
原因在哪呢?
道理也很簡單。
決定成功的因素很多,除了人的生理條件,比如:性別、身高、體重、智商、美貌程度、健康水平這些與生俱來的東西,以及后天的不懈努力,還需要有一件很重要的東西:運氣。
人們普遍不把運氣歸結(jié)為成功要素,而是視其為失敗者不甘承認現(xiàn)實的宿命論,似乎這就是一種某些人用來自嘲失敗的托辭。
在他們看來,這與小孩子們犯了錯,父母總說“別找客觀理由。”的“客觀理由”大致是一樣。
其實呢?
“客觀理由”在很多時候是客觀存在的,不是虛構(gòu)出來的狡辯。只不過,就像人們對歷代亡國之君的質(zhì)疑“真的聰明,怎么會亡國呢?”一樣,沒人會正式這些原因。
有才干的君主就一定不會成為亡國之君嗎?
當然不是。
如果勝利是由個人才干決定的。那么,公認的秦末軍事天才項羽也就不會被劉邦逼死。
即便項羽敗了,大家仍然承認他有天下第一等的軍事才能,而劉邦在軍事建樹上遠不如他。這實際上就等于大家默認了一個事實。才干不能決定勝利果實的歸屬。
劉邦的勝利是有很多運氣成分的。比如:彭城之戰(zhàn)中的僥幸逃生;被項羽射中而不死;趙王張耳投劉不投項等等。沒有哪一件事是必須如此,一定如此,注定如此的。其中任何一件事的結(jié)局產(chǎn)生偏差,最終大結(jié)局就會大為不同。
以張耳投靠劉邦為例子。他本該去投靠老上級,卻偏偏降尊紆貴去投了原來的門客。
如果他去投項羽,有兩個結(jié)局。第一,西楚出兵助他復國。第二,被項羽借機除掉。第二種的可能性最大。
但不論是哪種結(jié)果,都不會有“背水一戰(zhàn)”的出現(xiàn)了。而韓信滅趙,張耳復國,這是決定楚漢實力對比的標志性事件。
此事之后,燕國獨木難支,很快就歸降劉邦。至此,除了楚宿敵齊國,項羽舊部的臨江國,所有諸侯國都是劉邦的臣屬。漢強,楚弱的形勢也就不可逆轉(zhuǎn)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西区|
巧家县|
来凤县|
枣庄市|
延安市|
枣庄市|
巴楚县|
泾川县|
抚松县|
康乐县|
阳信县|
武威市|
宁武县|
长垣县|
澜沧|
许昌市|
禹城市|
云阳县|
兴文县|
湾仔区|
化德县|
沽源县|
峡江县|
肇庆市|
纳雍县|
阿勒泰市|
香港
|
大石桥市|
宽甸|
依安县|
宣恩县|
从化市|
临邑县|
浙江省|
连州市|
萨迦县|
宝兴县|
荆州市|
石楼县|
黔西县|
长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