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91章 第十三次相親6-《M君的相親小記》


    第(2/3)頁

    這就是劉邦的運氣。

    也有人會說,這也是張耳的運氣。畢竟他投對了人,復國成功了。

    這就是謬識了。張耳復國并非靠難以言表的運氣,而是靠任何人都不可忽視的實力。

    世人都稱贊韓信敢于“背水一戰”,是奪取趙國的大功臣。實際上,如果沒有張耳及其門生故吏們的暗中操作,這個背水列陣真的就是陳余眼中的“自殺”。

    韓信能一戰陣斬趙、代二王,不是因為他手中軍隊比陳氏的勇猛,可以做到一當百。而是因為張耳事先策反了守城的軍隊將領。

    陳氏前有敵軍,后有叛軍,前進無路,后退無城,怎么可能不敗?

    所謂“背水一戰”不是置于死地而后生的陣法,而是一場謀劃多時的陰毒詭計,是一個誘敵深入的大陷阱。

    縱觀華夏幾千年戰爭史,還沒有人能掉入這種陷阱,不靠援軍全身而退的。

    張耳能重新做回趙王,不是劉邦仁義守諾,更不是韓信恭謙禮讓。

    這君臣二人本就不是忠厚長者,早以輕諾寡信,薄情寡義聞名于九州四海之內。

    劉邦曾允諾善待魏王豹,結果強奪魏國,霸占魏王妃。韓信貪功忘義,故意害死酈食其,又霸占齊國為自家領地。

    雖然同樣是借兵復仇,引韓信帶兵入境,但是這些慘劇都沒發生在張耳身上。

    是因為那二人偶然間動了常人才有的惻隱之心,不忍心殘害他嗎?

    當然不是。

    答案就在“背水一戰”本身。

    看起來是韓信以少勝多,大敗敵軍,應是此時此地的最強者。事實卻是,張耳手握策反的眾多趙兵,已再次成為事實上的趙地之王。韓信本就兵少,臨河決戰后,兵就更少,不足以與之抗衡。

    以形勢言,此時趙國領域乃至整個河朔之內,都是趙強韓弱。韓信能活著離開趙國就是萬幸,又怎么會妄圖取而代之呢?

    還有人用運氣來解釋那些他看不懂的成功。

    比如:新莽末年,劉秀宛城大敗王尋的八十萬大軍。

    王尋的這支軍隊實際人數八十多萬,號稱百萬。這是一支規模空前龐大的軍隊。實際上,王尋也是直到滿清滅亡,中國歷史上唯一統領過八十萬大軍的將軍。

    不只是將軍,任何古代帝王也沒有能率領這么多人打仗的。劉邦被項羽在彭城擊敗時,所統領軍隊是五十六萬。這已經接近古代軍隊人數的極限。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宁县| 眉山市| 保亭| 合肥市| 依安县| 丰镇市| 东丽区| 金沙县| 秭归县| 沭阳县| 喀什市| 洛阳市| 同江市| 永善县| 普陀区| 防城港市| 延寿县| 安平县| 洪雅县| 泸西县| 舒兰市| 无棣县| 饶平县| 四平市| 砀山县| 从化市| 房山区| 平原县| 南宁市| 保康县| 龙泉市| 遂川县| 延长县| 双柏县| 潮安县| 虎林市| 绥中县| 深泽县| 吉木乃县| 聂拉木县| 布尔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