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姑娘可是有不舒服的地方?”念香手腳麻利,只是覺得喬故心不對的很,按道理說喬文清做了狀元,如今正是得意的時候。 “無礙。”喬故心卻沒有多言,等香點好后,喬故心這才收拾著歇息。 只是即便躺在榻上的時候,身子還有些抖。 不是有多么的難受,而是有些激動。 終于還是來了嗎?雖然與上輩子的時間不對,可還是如約而至,太子妃出事,接下來沈秋河會出事,可也是個機遇,是他平步生云的機會。 手慢慢的握緊,心中思量早就想好的對策。 若非點了安神香,估摸今日是激動的別想睡了。 次日原本褚府是要上門的,可因為宮里的事還沒定論,也都推遲了,所有人都等著看圣意如何了。 而喬文清的認命還沒下來,他也沒什么可忙的,在家里成日的檢查喬文柄課業(yè)。 在第三日的時候,顧家那邊終于傳來了消息,說是雖然文書還沒下來,可已經(jīng)定下來了,喬文清是要入翰林院的。 狀元那是正兒八經(jīng)的文臣,入了翰林院雖說看起來無實權(quán),了朝中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所有的相爺都曾入過翰林院。且有些人是天子近臣,很多密詔都是翰林院起草,可以說是很有前途的地方。 因著顧氏給傳消息的時候,給張氏也帶了話,道家中庶女要配探花郎也給留意,知道馮兆安是入御史臺的,總算是也都留在了京城。 都是有前程的。 顧氏笑的歡喜,得了好去處就好。 估計有個三兩日,文書下來,喬文清便可走馬上任了。 送完這消息,顧尚書那邊也提起了宮里的事,也是建議近來莫要張揚。 現(xiàn)在太子妃的事已經(jīng)牽扯到外臣了,刑部跟大理寺鬧的厲害,且刑部那邊得了證據(jù),說是太子良娣同外臣勾結(jié)害了太子妃。 太子良娣同國公府是表親,這個外臣便就落在了沈秋河的頭上。 刑部右侍郎跟國公府是仇敵,兩家鬧的那么兇,京城中人都猜測,刑部這次怕是會將沈秋河置于死地了。 朝中大臣多是看不慣刑部跋扈,如若老國公還或者,不定會有幾個對沈秋河拼死相護的,可現(xiàn)在刑部咬的厲害,大家的態(tài)度也只能是希望證據(jù)確鑿再論例處置沈秋河。 豁出全家老小與刑部對抗的事,誰都得掂量掂量。 侯府到底與國公府有婚約,凡事多注意總是沒錯的。 老太太原本臉上還有笑容,這下淡了許多,此刻只是一聲接著一聲的嘆息,“只希望,快些結(jié)束好。” 莫要牽連太多。 “母親放心。”顧氏在旁邊安慰句。 侯府祖蔭在這放著呢,就算刑部想咬人,沒有證據(jù)也拿捏不了侯府,只要他們沒參與過這事,就沒什么可怕的,現(xiàn)下只等著自家的文書就行。 喬故心的手一下又一下的攪著帕子,果真,入獄了。 不過沒人的時候,顧氏也忍不住嘆息,沈秋河怕是可憐了。 之前還一身傲氣,不讓任何人辱了國公府去,同刑部鬧的僵,現(xiàn)在落在刑部手上,就算沒罪也得脫一層皮。 “朝堂的事咱們不明白,只要清哥兒好,旁人便也不惦念。”喬故心在旁邊小聲的安慰。 顧氏點頭,這話說的也沒錯,太子妃那孩子到底沒保住,人命關(guān)天確實該細查。 于眾人看來,太子良娣說的再好聽那也是個妾氏,一個妾氏殘害正妻便就是十惡不赦。 聽聞太子還有意袒護,讓人覺得拎不清的很。 娘倆正聊著,說是國公府王四求見。 “他來做什么?”顧氏一下子站了起來,王四是沈秋河跟前的人,如今沈秋河沾了官司,他還出來接觸人,不是故意禍害他們? ------題外話------ 賣萌打滾,求票票啦~~~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