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華燈點起,整個侯府都亮堂堂的,這燈籠還是過年的時候侯府才會拿出來的,此刻全都掛上,紅彤彤的瞧著都喜慶。 用晚膳的時候,老太太為了應景,也還特意又讓顧氏安排人再響點炮仗。 今個宮里設宴,估摸會晚些,侯府的大門一直敞著,等著狀元郎回來。 老太太這支撐了一整日了,也不覺得乏困,還拉著顧氏在那閑聊,姨娘們自然是要陪著了。 喬文柄卻是來了興致,讓人點了香,親自在那點炮仗。 喬故心和喬文芷在門臺上看著,倆人捂著耳朵,唇間不自覺地帶著笑。 顧氏雖說在跟老太太閑聊,可眼角不自覺地看向喬故心,怕倆孩子凍著,給身后的錦嬤嬤使了個眼色,錦嬤嬤會意讓人立馬去取了披風過來。 二姨娘在椅子上坐著,說話的時候打了個寒顫,便也想著外頭的喬文芷。 只是還沒吩咐,抬頭的時候一眼瞧見了,下頭的人已經將披風送過去了。 二姨娘不由的笑了一下,隨即坐直了身子,側頭認真的聽著主母跟老太太說話。 剛過了戌時,聽著前頭院子傳來了動靜。 “回來的這么早?”老太太詫異的問了一句。 顧氏連忙差人去瞧,沒一會兒寧順候和喬文清進來了,兩個人都穿著朝服,臉紅紅的該是都飲了酒的,只是兩個人臉色陰沉,都沒個笑臉。 “這是出什么事了?”老太太讓苗嬤嬤扶著起來,緊張的問了句。 寧順候坐在椅子上看著是有些乏累的閉上了眼睛,“宮里頭出事了。” 簡單的六個字,讓眾人的心一提,就是連老太太都不敢仔細問,伸手讓苗嬤嬤將自己的念珠取來,好像這用手撥幾下,心里能穩住些。 顧氏拉著喬文清先坐下,隨即讓下頭人先將茶水奉上,而后讓廚屋里準備上醒酒湯。 喬文清緩了一下心神,抬頭看顧氏擔憂的目光,隨即淺淺一笑,“母親放心,與咱們無關。” 隨即說出了今日的事情,說是宴會上,東宮太子妃突然暈倒,后經查驗是入口的東西不干凈。旁的也就算了,如今太子妃懷著身子,萬一出事那是會損傷孩子的。 圣上震怒,下旨徹查。今日頭次進宮,便見宮里頭發生了這般大的事,喬文清也是嚇的厲害。 那么多宮婢,全都進了慎刑司,拉走時候的慘叫聲似乎還在耳邊盤旋。 早就聽聞官場之上,波譎云詭,如今看來果真如此。 顧氏聽聞是這事,口中念著阿彌陀佛,幸好與自己無關。 女眷出事,十有八九是后妃爭寵的手段,顧氏沒遇見過可也聽說了不少。 總之,是離著他們有些遠,再則出了這事,自會由三司審理。 老太太側頭看向顧氏,“帖子可送出去了?” 顧氏搖了搖頭,“回母親的話,帖子今日下午都寫好了,可一份還沒送。” 老太太擺了擺手,“暫緩吧。” 雖說是與他們無關,可是畢竟知道宮里頭出事,若是太子妃的孩子能保住也就算了,若是保不住,他們在這大操大辦的,平白的讓人記恨。 老太太又交代了幾句,眾人這才散去。 只是寧順候全程臉色很差,仿佛是被抽干了力氣,若非知曉他的為人,這幅樣子讓旁人瞧來,就好像是與他有關一般。 出了院子,喬文清看喬故心心事重重的樣子,以為是擔心自己,不由安慰道,“阿姐放心,我離著那邊遠著呢,怎也不會牽扯到咱們府中。” 雖說今日是為新科狀元備宴,可上有顧相,中有各部尚書,怎么也輪不到他這個毛頭小子往前坐。 喬故心掩下心事淺淺的一笑,“這是自然,后宮妃嬪的事,總也不會牽扯到外臣。” 顧氏原想著跟喬文清商量同國公府的親事,如今瞧來今日并不是好時機,問了喬文清幾句話,便讓倆孩子都回去歇息了。 這問話倒是忘了一句,今日忙的太厲害了,忘了問幾句褚翰引的事了,畢竟他們關系好,又要同褚家當親戚了,總要關心關心。 雖說瞧著褚翰引咋咋呼呼的,可這次科考考了三十一名,于褚翰引而言,自也是不錯的。 喬故心回到屋中的時候,也沒歇息在案前坐了許久,雙眼甚至有些無神,空洞的看著外頭。 念香在旁邊走了兩圈了,瞧著喬故心一直沒動靜,忍不住喊了幾聲。 喬故心回神后抬頭看了念香一眼,隨即又收回視線,“換上安神香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