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78章 入書出書-《聊齋狐婿》


    第(2/3)頁

    “嗯,家父與我講過。”

    “家父說,‘入書出書明經術’要領在于‘善用心’,以心意控制思想,不能讓心意由著思想。”

    “若不能善用心,則只能入書,不能出書,必將死在言下,淪為書癡書呆,”

    “未入真學,莫用此術。”

    “世才可知此修學法門?”

    萬山說話笑問他。

    劉彥聽出深意,道:“我修學之法,是在心境中觀身學。并不知‘入書出書’,請萬山、明淵指教。”

    “心觀身學?”

    華清不可思議。

    此等修學法門,似乎比他所知‘上士修學’更玄妙。

    楊萬山眼眸羨慕說:“世才所用,才是真正上士法門。入書出書對你而言,不過是入門小道伎倆。”

    “所謂‘入書’,即是讀書時見書如見寶,一念扎入書中,讀書愛不釋手,心思沉溺書中,直面經意。這般修學最為通透。”

    “所謂‘出書’,即是能夠放下手中書,不戀財寶,適時脫出‘入書’狀態。”

    “家父曾言,入書為貪,出書為透。”

    “貪念人人都有,所以入書容易。”

    “透脫斷欲卻難,故而出書更難。”

    “尚未明經的儒子亂用此法,極易受困書中,不能脫書而出,故而非真學不可用。”

    劉彥明白意思了,點頭道:“入書直面經意,確是做學問的好方法。”

    “令尊所說要領在于‘善用心’,說的甚是。”

    “但我倒覺得,只要控制好‘心念貪欲’,就算不是明經之人,亦能掌握熟用此法。”

    “哦?”

    聞此言,華明淵、楊萬山心抖擻,眼眸齊爍。

    萬山請教問:“世才有何好方法控心念?我聞釋教有‘戒除五蘊貪嗔癡’之法,不知可否用于‘出書’”

    “不能。”劉彥微笑道:“貪、嗔、癡各有用處,何必戒除?”

    “如果斬去貪念,可還有求取之心?人若無欲了,與泥胎何異?”

    “在理!”

    萬山撫掌又問:“如君所言,不戒貪念,如何能‘出書’?”

    “這個不難,茶來再說。”

    劉彥眼望門外,看著華府下人送茶過來。

    等茶落桌,他端起喝一口,持碗蓋請二人過目。

    楊萬山、華明淵皆不明其意。

    劉彥笑道:“貪念就如這茶水,控制貪念最好方法,是用器皿盛它,就如這茶碗。”

    “有了茶碗,便知該倒多少水,水滿了止住。”

    “這不是控制貪念的辦法嗎?”

    “控制貪念,要領在于知道‘滿足’。”

    “懂得滿足之人不會貪心,反之不知足之人,貪心且器量狹小,貪得再多也容不下。”

    “最終因貪而害殺自己。”

    “下士若用上士之法,就要先明白自己肚量,明白與上士之間的差距。”

    “明白自家肚量后,便知能容多少水。”

    “入書修學之前,可根據肚量設定一個‘水位高度’,入書修學達到此水位高度,你便自知‘滿足’了,便可‘透脫出書’。”

    “滿足透脫,即是‘詳盡釋疑’,如‘吃飽飯’的狀態。”

    楊萬山心竅爍爍,領會到他話中精妙,道:“入書如饑,飽而中止,便可出書。”

    “不錯!”華清也明白了,說:“人吃飽,自然就放下筷子。是為‘滿足’。”

    “入書是吃飯,出書是飽飯,世才兄闡解的甚妙,言簡意賅!”

    “不知……我可否嘗試用此法‘入書出書’養經修學?”

    “可以一試。”

    劉彥喝口茶扣蓋,說:“但切記,初次嘗試,不可把‘目標’設置過高。”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口市| 江川县| 北流市| 怀来县| 吉安县| 团风县| 贵定县| 德安县| 原平市| 陵水| 景泰县| 凭祥市| 北票市| 达拉特旗| 博客| 冕宁县| 内丘县| 揭阳市| 江达县| 通许县| 平陆县| 札达县| 金湖县| 东安县| 台湾省| 南丰县| 江川县| 博野县| 南城县| 忻城县| 重庆市| 南部县| 吉首市| 长白| 尼勒克县| 亳州市| 铜陵市| 东莞市| 乐业县| 安国市| 铁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