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鎮國大陣,只是聽名字,李青便知道必然不凡,但他不知道陸成洵為何找他。 他修煉的是儒道,對于陣法之道并不擅長,只是略有了解而已,道家反而才是真正的陣法之道傳承者。 陸成洵似乎看出了李青的疑惑,笑著道:“鎮妖王會不會陣法不重要,老道我只是希望鎮妖王能借大儒口含天憲之力,為陣法進行加持。” “畢竟如今儒道的修煉體系已被鎮妖王開發出來,讀書人也越來越多,光靠圣院是管控不過來的。” “武夫能夠以武亂紀,文人現在也能以文觸法,二者皆不能不管。” “鎮國大陣便是以盛京下的龍脈為根基,聚攏蘊養氣運,拱衛皇都。” “大陣一但展開,皇城內所有武夫、文人,都將受到絕對的壓制。” 陸成洵給李青簡單做了個解釋。 李青聽完后,便皺眉思索了起來,因為他一直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文人擁有了力量后,一但意氣上頭的話,造成的危險比武夫還要更大,但對此也沒有什么好的管控方法。 圣院雖然能夠統籌所有文人,但畢竟不能面面俱到,總有遺漏之處。 若是能如陸成洵所說這般布下大陣的話,倒是一個十分不錯的方法,后續也能將大陣簡化布后在重要城池,以備危險。 “好,那我需要做什么?” 李青干脆應了下來,隨后看向陸成洵,直接詢問道。 陸成洵回答道:“再過幾日,還請鎮妖王前往司天監一趟,老道需要一些時日準備,到時候再請鎮妖王幫忙。” 李青點點頭,不過他還有一個疑問。 那就是陸成洵為何要突然如此行事? “鎮國大陣鎮一國氣運,還能鎮壓三道修士,這是先帝的遺愿?” 李青詢問道。 他可以肯定這不是元符帝所策劃的,因為元符帝若是有這樣想法,肯定會找他過去詳談,而不會遮遮掩掩。 而除了元符帝,李青便只能想到逝去的天符帝了,所以才會這么問。 不過陸成洵卻搖頭道:“并非是先帝的想法,而是為了應對未來的劫難。” “劫難?” 李青聞言心中一驚,什么劫難能影響到整個大周?他為何察覺不到。 按道理說他勾連儒家大道,若是有席卷人族的劫難將臨,他不該沒有感應的。 但陸成洵話只說一半,多的便不愿說了,對李青深深一禮后便告辭離去了。 送走了陸成洵,李青還在思考他剛剛所說的那番話,以及他口中的大劫。 “鎮國大陣,鎮壓修士和氣運,難道未來的劫難跟氣運有關?” “若非如此,設鎮國大陣做什么。” 李青覺得自己好像觸碰到了一絲關鍵,未來的劫難很有可能與氣運相關。 不過既然陸成洵不肯說,他自己猜測也沒有意義,干脆便不去想了。 車到山前必有路,現在還沒到那個時候,再怎么擔憂也是無用。 緊接著李青起身來到院子里。 敖雪還站在梅花樹下,對著墻壁面壁思過,小小的身影看起來十分單薄。 李青走過去,伸手在她頭上不輕不重地敲了一下,然后問道:“知道錯了沒有?” “知道了,老師………” 敖雪乖巧地說道,眼神可憐巴巴。 李青見到她這幅模樣,心中的氣也消了,便揮手示意她不用繼續罰站。 得到李青的“赦免”以后,敖雪的委屈頓時一掃而空,歡呼一聲后便跑開了。 “這丫頭……” 李青搖了搖頭,對此無可奈何。 雖然說敖雪還算是乖巧聽話,但畢竟是赤子之心,常常容易犯錯。 想要把她教導好著實很不容易。 李青也只能一步一步慢慢進行。 天色稍晚了些后,長寧公主回了府。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過度,長寧公主已經從天符帝去世的悲痛里走了出來。 至于大皇子的死,在元符帝用儲君之禮將其厚葬后,她也看開了。 進而她將全部盡力都投入到了軍中。 現在軍中已經開始組建一支特殊的隊伍了,那便是由儒道組成的軍隊! 儒道修士的強大在上一次和萬妖國大戰的時候已經展現了出來;儒道修士和其他修士不同,只要有一定數量就能質變! 早在當初和離國大戰的時候,天符帝就已經有意讓儒道修士組建的軍隊出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