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以說大周三十年來讀書讀的最好的一批人,都在這里。 結果卻僅僅只有十四人養出了浩然正氣。 這個比例讓人難以接受。 圣院門口,李青傳授了所有開辟了文宮的儒道修行者一些戰詩詞,除了一些如同丞相之外,必須得留在朝中處理政務的身居要職的官員之外,其余儒道修行者全都整軍待發,準備跟隨李青支援北境,前往滄瀾城鎮壓蠻族。 看著眼前四千兩百名隨軍征戰的儒道修行者。 李青滿臉肅穆的說道:“此去北境,事關大周生死存亡。望諸君勠力同心,一舉重創甚至殲滅蠻族大軍。挽大廈之將傾,救大周于水火。” 四千兩百名儒道修行者,全都斗志昂揚。 高聲吶喊:“愿隨夫子蕩平蠻族!” 這些人當中,尤其以那些擁有翰林文位和大學士文位的讀書人最為激昂。 而十名要出征的大儒,都不能用激昂來形容了。 他們目光火熱,恨不得立刻上戰場殺敵報國! 讀書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他們都是新晉大儒。 唯有完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才能不斷往上晉升,成為二境大儒,三境大儒,甚至四境大儒! 李青同樣心情激蕩。 讀書人的三不朽,他已經完成了立言。 想要繼續往上走,就只剩下立功和立德了。 教化萬民,無疑是最大的功德,立地成圣也不為過。 但教化萬民太艱難了。 其中的難度無法想象,也根本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做到的。 至少在圣院遍布人族七國境內,李青才有了教化天下的基礎。 而保家衛國,戰場立功,擊潰蠻族,同樣是一件巨大的功績。 望著眼前斗志激昂的四千兩百名儒道修行者。 李青心中豪邁之氣頓生,豪情壯志的喊道: “當今之世,如欲平治天下者,舍我其誰!” 這番話,在此情此景說出來,一語雙關,有兩種解釋。 一是李青作為儒教開創者,當平治天下! 二是平直天下者,舍在座之儒生其誰? 四千兩百名即將出征的儒道修行者聞言,只感覺熱血沸騰。 一時之間群情激蕩。 紛紛跟著大喊:“當今之世,如欲平治天下者,舍我其誰!” 聲音傳至四方。 周圍百姓聞言,也無不激動和向往不已。 內心想要將自家孩子培養成讀書人的想法越來越堅定。 即便是砸鍋賣鐵也在所不惜。 儒教大軍開拔。 從圣院門口出發,往盛京北門而去。 此去平定妖蠻,建功立業! 浩浩蕩蕩的儒教大軍,所過之處,皆受到沿途百姓敬仰的目光。 “御史大人!” 儒教大軍剛出盛京北門,就見魏搉領著一眾東廠番子和東廠廠衛迎了上來。 魏搉走到李青面前,道:“御史大人,東廠已得到陛下同意。請御史大人帶領我等前往北境為國殺敵!” “國難當頭,我東廠亦想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盡忠報國!” 魏搉身后上千名東廠番子和收編自散修的東廠廠衛,全都高聲吶喊: “盡忠報國!” “盡忠報國!” 這一幕,看的無數送儒教大軍出征的百姓,暗中嗤笑不已。 不少儒教修行者,心中也暗自鄙夷。 一些沒卵子的閹人,有什么資格高喊盡忠報國? 讓這群人上戰場殺敵,實在是可笑! 然而,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 李青竟然是滿臉鄭重的對這些閹人說道: “爾等雖然身體殘缺,卻心懷家國大義,有一顆盡忠報國之心,值得所有人學習!” “更難能可貴的是,爾等東廠宦官們,竟然有五十人胸前養出了浩然正氣!” 話音落下,原本心中對這些東廠閹人不屑一顧甚至心生鄙夷的讀書人和百姓,一個個張口結舌,目瞪口呆。 全都以為自己出現幻聽了。 一群閹人,竟然養出了浩然正氣,這怎么可能? 圣院開辟文宮的讀書人,數量足足有將近七千。 卻僅僅只有十四人養出了浩然正氣。 而眼前這些宦官,區區數百人,連一千人都不到,竟然有五十人養出了浩然正氣。 這根本不可能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