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針對佛教的三教論道確定了下來。 李青作為關鍵人物,對此非常有信心。 因為這個世上,不僅缺乏華夏的儒家思想,同樣也缺乏道家和佛家思想! 前世作為圖書館工作人員,他看書非常雜。 佛道兩家的經典,也看了不少。 尤其是對佛門的金剛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十分了解。 一些著名的禪宗禪語,亦了然于胸。 李青說道:“陛下, 三教論道,臣有信心。不過眼下同樣還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望陛下能夠批準。” 天符帝瞥了眼李青,淡淡地說道:“關于圣院?” 圣院一旦設立,幾乎和朝廷搶奪權利沒有任何區別。 凡是參加科舉之人,最后都要去圣院參拜儒家圣賢, 方能授予文位,開辟文宮,成為真正的儒道修行者。 這對任何一個朝廷, 對任何一個皇帝來說,內心都是十分不愿意接受。 天符帝同樣如此。 然而擺在他面前,有兩個很現實的問題。 第一,如果他不同意在大周個郡縣建立圣院,將會引來天下所有讀書人的不滿。這嚴重的觸碰了讀書人的利益,斷了他們的修行之路。 得罪舉國的讀書人,下場非常可怕,即便是皇權也會遭到傾軋。 第二,建立圣院,大周將會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就擁有一大批能與七品修士,甚至是與中階修士媲美的儒道修行者。 這將極大地極大地增強大周國力,有利于大周應對離國和蠻族的腹背夾擊。 “正是。”李青迎著天符帝的眼神,淡然自若地回道。 孔嵬和朱九淵,擔心天符帝懼怕圣院脫離朝廷的管控, 導致儒家做大, 超脫于朝堂之上。 連忙開始勸導。 “陛下,圣院設立,將極大地極大地增強大周國力。能夠考取功名的讀書人,都熟讀圣賢書。走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路。” “不錯,讀書人但凡膽敢違背圣賢道理,文宮必將崩塌。一身修為皆空。設立圣院,更能堅定讀書人的志向,使他們不敢違背圣賢道理。” 聽著二人非常明顯的勸說,天符帝面無表情。 李青這么快就讓儒家大道顯化,并且創建儒道,極大的出乎天符帝的意料。 讓他原先趕在世家之前,提前培養一批寒門士子的算盤全部落空。 然而,事已至此,也由不得他不答應。 這是大勢所趨。 也的確能夠迅速地提升大周國力。 同時儒道修行者需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條道路,也算是給天符帝吃了一顆定心丸。 不談爭權奪利,至少在治理國家方面,沒有儒生敢亂來,沒有儒生敢不為國效力。 否則文宮崩塌,一身修為皆空。 天符帝看向孔嵬, 說道:“設立圣院之事,朕會讓禮部和吏部配合你。以最短的時間,在大周各郡縣,都設立一座圣院。 至于長青,這段時間,就好好準備三教論道。你只能贏,不能輸。” 眾人見天符帝答應了,心中松了一口氣。 又在永安宮,就每一座郡圣院和縣圣院,應當如何設立,圣院當中該有哪些官吏,哪些職位,進行深入的商議。 這一商議,又是接近兩個時辰過去。 當李青三人離開永安宮的時候,太陽已經落山了。 走在皇宮幽深的路上,忽然一位身穿道袍的女子出現,攔在李青面前。 她身邊,還站著一名仙風道骨的老道士。 這兩人,正是不久前協助李青,阻止爛陀尊者摧毀儒家大道的大周國師和金庭山掌教。 李青微微欠身施禮,道:“之前欲滅佛報仇,走得匆忙。未能感謝兩位道長相助之恩,還請恕罪。” 仙風道骨的老道士轉過身,并未受李青這一禮,嘆道:“這是我道教欠你們儒教的因果,貧道出手,也非為了儒教,而是為了人道。 萬妖國蠢蠢欲動,大有卷土重來之勢頭。人族當團結一致,方能共同抵御大敵。” 那身穿道袍的大周國師倒是受了李青一禮,隨后擺了擺手,說道: “本座并非道士,只是兼修道法的劍修,同樣也是大周國師。” 這位大周國師,相貌看上去只有二十歲左右。 卻是一個不知道活了多久的老怪物。 同時也是最精彩艷艷的劍修。 在劍道式微的情況下,成為當世至強者之一。 只可惜最后渡劫失敗,非但沒有晉升劍道大能,反而修為直線下跌。 如今也只不過堪堪恢復到了二品修為。 在養傷和恢復修為的過程當中,她意識到了光憑自身的劍道,依舊無法渡劫晉升大能。 于是熔道、佛兩家于一爐。 修煉出了道劍和釋劍。 今日與爛陀尊者大戰時,得到李青的舌劍加持。 儒釋道三劍合一,威力直線上漲。 也讓她更加明悟,唯有集百家之所長,才能在劍道上走得更遠。 “國師?” 李青微微一驚。 大周有國師這件事他知道。 但數百年來,從未有過關于大周國師的任何傳聞。 沒想到竟然就是眼前這位劍修。 一旁的孔嵬和朱九淵也大吃一驚。 旁人沒有聽說過關于國師的傳聞,但他們知道一些辛秘。 大周國師來歷驚人,號稱五千年來第一劍修。 被譽為最有望晉升大能的非佛道兩教的強者。 沒想到眼前這人,竟然就是那神秘卻名聲無比響亮的五千年來第一劍修! 李青問道:“不知國師找我,所為何事?” 國師也不矯情,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本座欲向你學習儒家經典,不知可否?” 儒劍、釋劍、道劍。 大周國師已經找到了一個明確的目標。 儒釋道三劍合一,才是她真正的劍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