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李青接連質問。 每質問一次,朱九淵就往后倒退一步。 退到最后,他臉色發白,啞口無言。 儒家以道德仁愛之名教化萬民,可教化到最后,就連那些在朝為官的讀書人,都開始以權謀私。甚至組成一個個派系,互相爭權奪利。 甚至就連他朱九淵自己,也是如此。 在自身都做不到的情況之下,如何能夠用禮樂和仁愛來教化百姓? 如此情況,倒不如行霸道治國,使國家強大起來,不受妖蠻和離國的欺凌。 “無論是王道治國還是霸道治國,最終的弊端都在于君王和官員身上。” “若君王和官員,都心系百姓,為百姓謀利。那么天下安定時行王道,使國家長治久安。天下動亂之際行霸道,使國家富裕強大。” “治國之前提,在修身養德!一身不正,德行不全,談何治國?” 李青的聲音通過擴音陣法,傳到每一個人的耳中。 讓他們感到振聾發聵。 科舉為官,當真是為百姓還是為自身前途? 不少人如同被掀開了遮羞布,心中感到惶恐不安。 若為百姓,堅守本心,不為功利所動,王道霸道有何不同? 若心懷私心,追求功利,又有何資格談論治國之道? 孔嵬深深地嘆了一口氣,道:“若無大仁大義、大智大勇之圣主,天下迎不來如人皇時的黃金盛世。 若為官之人心存功利,不仁愛百姓,君王無論以霸道治國還是王道治國,于百姓而言皆無益處。 究其根本,國家是否長治久安,百姓是否安居樂業,都系于君王和官員之身。 長青,你可有解決之方案?” 司馬鏡,王林甫,還有其余一眾大儒。 皆臉色沉重地嘆了地嘆了口氣。 他們大都出身世家大族,深知官員自身趨利避害的問題本就源于家族。 這個問題,根本無法解決。 一時之間,這些大儒們,感覺自己的信仰有些崩塌。 原以為讀圣賢書,便能治理國家。 誰知到了最后,害了國家和百姓的,便是他們這些讀了圣賢書,又心懷私利之人! 若官員個個仁愛百姓,不懷私心,無論行王道還是霸道,國家豈有不強盛之道理? “解決方案嗎?” 李青抬頭看了看高空之上。 似乎那里有一條儒家大道若隱若現。 良久之后,他喃喃道:“或許有,且待我試一試。” 李青猛地挺直身子,雙眼精光燦燦,視線穿過厚厚的云層,直達九天。 他深吸了一口氣,面向天地,朗聲道: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今大周臨平府李青, 以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立言。 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立志。 以萬世儒學為根基, 向天地起誓,愿為天地再辟修煉之路,創建儒教。 儒教創建,有教無類,無論種族,無論貴賤,天下書生皆可入我儒教。 此誓日月為證,天地共鑒,仙魔鬼神共聽之!” 轟隆隆!!! 李青話音落下的剎那,人族七國境內,天花亂墜,地涌金蓮。 文曲星陡然綻放出億萬道光芒,掩映烈日之輝。 浩蕩紫氣鋪天蓋地而來,橫亙七國上空。 九天之上,雷云翻滾。 一道道紫紅色的雷霆,若滅世神罰吞吐其中。 天地為之震蕩! 鬼神驚嚎哭泣之聲自四面八方傳來! …… …… ps:求一張月票,一張推薦票,一個打賞!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