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永安宮中。 天符帝看著禮部遞上來的名單。 名單上面,便是此次禮部擬定并已發送請柬的官員姓名。 為了撐起場面,朝中大臣,幾乎全都邀請了一遍。 甚至為了彰顯對李青的重視、對非世家官員的重視,天符帝今日也會隆重出席長寧公主和李青的大婚。 “寒門士子當中,多有胸懷大才之輩。可為了一時的利益,大都投靠了世家、藩王。 借由此次婚禮, 朕給予李青最為恩寵的待遇,進一步拉攏寒門士子之心。” 天符帝放下名單,吩咐一旁的殿中太監。 “宣武坤過來。” 武坤,是天符帝的次子,大周二皇子。 天符帝以乾坤二字,分別給他的長子和次子命名。 從小便悉心培養, 對二人寄予了厚望。 八位皇子當中, 唯有這二人才有資格繼承他的皇位。 然而直到天符帝年過七十,卻依舊沒有選出儲君。 文治武功,對任何一位皇帝來說,都是無法拒絕的誘惑。 天符帝執政五十三年,深深地明白要想同時做到實在是太難了。 先帝平定七王之亂,為大周迎來了幾十年休養生息。 他自身在位時期,藩王勢弱,世家做大。 五十多年來,一直在玩弄權術,制衡世家,以確保皇權穩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以七國的格局,以及大周的現狀。 天符帝在猶豫究竟應當選擇哪條國策,在猶豫應當給下一代皇帝定下什么樣的使命。 是選大皇子繼位治理國家打壓世家提升寒門,還是選二皇子開疆拓土南征離國北伐蠻族。 “兒臣參見父皇!” 就在天符帝陷入沉思當中,二皇子武坤來到了永安宮。 二皇子自幼便在軍中磨礪,先后跟隨過太師聞人懋,已故鎮北將軍, 以及如今聲名赫赫的鎮國公。 三十多年來, 一直在軍中磨礪。 以至于他身上絲毫沒有皇室宗親身上的貴氣,更像是一名久經沙場的大將。 他面色威嚴, 雙目含煞。 常年掌軍,養成了他雷厲風行、殺伐果斷的性格。 近十年來,二皇子統帥鎮南軍,和統帥征南軍的神威將軍韓牧,一同鎮守大周和離國邊境。 幾日前國師提及儒家大道后,天符帝急詔他回京。 妥善安排好了軍中大小事務,二皇子于昨日深夜趕回盛京。 “坐吧,等等你兄長,他也該到了。” 天符帝在長寧公主和八皇子,甚至其他皇子面前,都一副和善慈祥的老父親模樣。 給予了他們極大的包容。 唯有對待大皇子和二皇子,卻十分嚴厲,甚至可以說是苛刻。 他們但凡犯了一絲錯誤,便會遭到天符帝的責罵。 等待大皇子到來的時候,二皇子武坤問道: “父皇,兒臣聽聞八弟被一名御史,當著整個盛京百姓的面給斬了?” 在這個皇權至上的時代, 皇室宗親的地位高到可怕。 堂堂皇子獲罪被斬,在朝野之間掀起了軒然大波。 二皇子昨夜回京得知此事,便推測其中必有其他緣由。 以他治軍的理念, 軍中統帥,下達的命令說一不二,當有絕對的權威,不容任何人挑釁。 作為一國之主,同樣得如此。 皇子被斬,落的是皇室的臉面,沖擊的是皇室的權威。 天符帝平靜地看著二皇子,問道:“武績這些年犯下的惡行,想必你也有所耳聞,你認為他當斬不當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