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傳統老手藝-《我有一個寶葫蘆!》
第(1/3)頁
長樂當地有句老話叫“一閹二補三吹四打”,這說的是以前在農村比較常見的四門傳統手藝。
一閹就是指為農村人閹雞、閹豬、閹牛的行當,這可是一門謀生的好手藝,之所以被排在首位,是因為這種手藝投入小收益大,靠一把刀就能養活全家,不僅能收“手術費”,而且割下來的東東又可以拿去賣錢,價格還挺高的。
村里的老把爺就是這一行的手藝人,若不是家門不幸,生了兩個不成器的兒子,老把爺家里以前的生活條件在整個村也算是可以的了。
二補是指專門補鐵鍋,補搪瓷器皿,補鋁鍋水壺的手藝。俗話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笑破不笑補”,以前生活條件差,能補的就補,能修的就修,不像現在爛了就丟了,所以這門手藝也是很吃香的。
那個時候經常有補鍋師傅挑著家伙什,走村串寨的吆喝著“補—鍋頭—哦—”,聽到這個聲音就會有一大幫婆婆媳婦忙著找出破鍋爛盆,聚在大禾坪上給補鍋師傅修補,附近玩耍的小娃子們也“呼啦”一聲把攤子圍得水泄不通,十分熱鬧。
三吹則是指那些專門為農村婚娶、喪葬、慶壽、廟會、喬遷、開張等紅白事奏樂的“吹笛佬”,這里的“笛”其實是嗩吶,而且一般是由五個人組成的樂隊,一人打鼓,兩人吹嗩吶,一人打鈸、一人敲鑼,統稱為吹笛佬,在舊時同樣是一門很受歡迎的行當。
四打就是打鐵了。以前農村里的一切鍋鏟、菜刀、剪刀、柴刀、農耕用具等幾乎都是靠鐵匠師傅手工打造的,看起來似乎很賺錢,但其實學起來的難度比前面三項都要高很多。
一個鐵匠如果沒有一手過硬的淬火功夫,那是難以維持生計的,此外,還需要忍耐高溫,隨時小心以免被火花燙傷,所以打鐵就被排在第四位,就算是在以前也很少人愿意從事這門行當。
這個有當地的山歌為證:
打鐵師傅真可憐,成日圍在火爐邊;
一頭一面烏狗色,褲襠濕透汗淋淋。
打鐵師傅真勤勞,日做夜做背都駝;
腳酸手軟提唔起,打鐵手藝真難做。
……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不管是這四門行當,還是像修鞋、彈棉花、煅銀等其他老手藝活,都正在不斷地消失,逐漸成為歷史。
就像張浩現在所在的補鍋攤位,眼前正給三三兩兩幾位山民修補破鍋爛盆的陳師傅都快有六十多歲了,從事這門手藝40多年,平時走村串戶的接活,安陽鎮的所有村子他幾乎都跑過,只有在圩日的時候才會在圩場擺攤,這個習慣只要是老顧客都知道。。
而他估計就是安陽最后一位仍在堅守補鍋行當的師傅了。
老媽見攤位前似乎有不少人,便開口問道:“陳師傅,還有幾個人要補?。俊?
陳老師傅正帶著老花眼鏡給人修補一個鍋蓋,聞聲抬頭看了眼老媽手里拎著的大鋁鍋,說道:“馬上就到你了,他們在這聊天的,不是來補鍋的?!?
感情攤位上的這些人沒一個是來補鍋的,都是在湊熱鬧的啊。
“你是南福村的吧,看著有點眼熟啊?!崩先艘贿叀岸《‘敭敗钡刈鲋?,一邊拉起家常。
“對,就是葫蘆山腳下的那戶人家,去年你還上門幫忙修過一個搪瓷盆呢。”
“哦…我想起來了,當時還摘了你們家不少荔枝來吃。今年荔枝還可以吧?”
“別提了,今年沒結多少果……”
閑談著,沒一會老人就把手里的鍋蓋修好,遞給旁邊的一位山民,然后接過老媽手里的鋁鍋,問道:“這鍋漏水還是怎樣?”
“沒錯,底部有個小砂眼,你幫忙堵一下。”
老人聽了便舉起鋁鍋對著太陽仔細觀察了一番,“嗯…是有一個窟窿,小問題,很快就能補好。”
“不過你家這個鍋怕是用了十幾年吧,一般人早就換新的了?!?
“嗨…都用習慣了,能補就補吧。”老媽回道。
看老人準備動手修補,張浩就好奇的上前幾步觀摩著,只見老人先用砂布把有窟窿的地方清理干凈,然后直接把那個很小的窟窿用錐子再弄大一點點,再用像釘子一樣的鋁質補丁條,在窟窿上面比劃一下大小。
在比劃完鋁質補丁條和窟窿大小后,就將鋁質補丁條鉚在窟窿上面,便“丁丁當當”地仔細敲打起來,使之密合在一起。
老人精湛的技藝,全程不到10分鐘,就把這口破鍋補好了,看得張浩那是嘖嘖稱奇。
“好了,你不放心可以到旁邊接點自來水檢查一下,看看鍋是不是還漏水?!崩先孙@然對自己的手藝很自信。
“我就不費那事了,陳師傅的手藝誰不知道?!崩蠇屪鳛槔项櫩妥匀灰彩欠判牡模板佄蚁确拍氵@了,我們還要去買點東西?!?
“多少錢,陳師傅?”
“給我5塊錢就行了。”
嘖,一個窟窿才五塊錢,也就一瓶紅牛而已,本身現在來補鍋的人就少,手工費還那么低,難怪如今這些老手藝都快消失不見了。
倒是老媽很會持家,花個五塊錢,這口鍋又能用個三四年,確實比換新的要省錢很多。
不過等離開陳師傅的補鍋攤位后,阿奶卻感嘆道:“唉…早些年一個窟窿才兩塊錢呢,現在都這么貴了。”
張浩聞言不禁無語,得,阿奶居然還嫌貴了,這要是讓她知道在外面開個鎖隨便捅兩下就收50塊錢,那還不得直呼是在搶錢。
……
這馬上就要到夏天了,阿奶難得來赴一次圩,老媽就想著給她買幾件夏天穿的衣服,老人家冬衣倒是不怎么缺。
張浩對于陪家人逛圩市也沒感到不耐煩,反而享受的緊,自己選擇回家發展為的不就是這一刻么,所以補完鍋后就慢悠悠地跟在老媽和阿奶屁股后頭,沿著一條石階向下走去,來到一條專門賣衣服的街巷。
街巷過道由青石板鋪路,兩邊的店鋪都有些年頭了,而且只有招牌,幾乎看不到裝修,店內橫排直列的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衣服,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應用盡有,看起來充滿了年代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密县|
葵青区|
建瓯市|
呼伦贝尔市|
五大连池市|
亚东县|
永丰县|
温宿县|
乡宁县|
平阳县|
上林县|
墨竹工卡县|
石柱|
林甸县|
利川市|
马尔康县|
于都县|
花垣县|
肇庆市|
宁阳县|
浮梁县|
巴彦县|
正定县|
米林县|
湘潭县|
鄂伦春自治旗|
永修县|
怀柔区|
定边县|
元朗区|
东乡县|
彭州市|
莱州市|
武清区|
建阳市|
乌鲁木齐市|
汉阴县|
临江市|
新晃|
三门峡市|
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