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山濤入漢之時,蔣琬也有與他聊過,不過了解不深。對于山濤的未來,蔣琬認為劉禪再看看他未來的成果,不要急于一時。 蔣琬抿了抿嘴唇,又繼續說道:“司隸校尉費祎,雅性謙素,政略達人,久侍大漢,論才干,可為繼臣之后,或有過于臣。然其寬濟而博愛,因循而不革,恐不合陛下之意。” “君可是認為魯芝可繼君之事業?” 劉禪見蔣琬一一點評下來,卻無以一個合適之人,當下也僅有魯芝一人沒有點評,故出言問道。 蔣琬搖了搖頭,說道:“魯芝潔身寡欲,為官廉潔,治政公允,達于軍略,然短于政事。雖可服眾,亦能治事,恰當之選。任其繼臣之后,不如擇費祎上位。” 魯芝確實如此,其文武雙全,但二者皆非頂尖,放在地方上或許可以把他的作用最大化。 劉禪微微皺眉,問道:“朝廷上下滿堂諸卿皆無一人可繼君之后,揚葛公之志,左朕以治天下乎?” “額!” 蔣琬遲疑少許,說道:“有一人或可執掌尚書臺,左陛下治理大漢,亦可揚葛公之志。” “誰也?”劉禪正色問道。 “夏侯玄也!” 蔣琬捋著胡須,緩緩說道:“夏侯玄重名高節,其言議規格,深見治體,時論之得失皆有裨益,藹然有大臣之風。昔上疏言革逆魏弊政可知其勇略如何,今能接陛下之勢,重振少府之職能,可見其才略何如。以臣之見若不計夏侯玄身份之事,令其繼臣之后,所治效益,或可遠勝于臣,亦可合陛下之意。” 在蔣琬點評的那么多人當中,執政才能出眾者當數費祎或夏侯玄,然兩人的差距在于夏侯玄與費祎的風格之上,費祎循規蹈矩,少有更新氣魄,這與他的年歲或許有關系。而夏侯玄意氣蓬勃,有革新進取之風,這也是為何蔣琬說他會符合劉禪的心意。 (三更晚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