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一八一章 鴻蒙未判-《貧道應個劫》


    第(1/3)頁

    燃燈縱身回轉蘆蓬,草蘆中諸仙皆散,只有空蕩蕩十余蒲團。

    “竟讓一介凡人前知千百年,真是奇妙,不知那位上圣行的如此手段…厲害…厲害呀…”燃燈神色莫名,暗自沉吟道。

    神色莫名,卻是猜不透“那人”為什么要這么做。

    這種倒轉乾坤光陰的手段,厲害是厲害了,但對于燃燈這種層次來說,也并非真的就看不見,摸不著。

    至少,燃燈跟隨教主多年,而教主,已是十方內外已知的,最頂尖的人物。

    所以這種神通手段,燃燈雖然不會,但也知道,用這種法子,肯定是要付出絕大代價的。

    坐回蒲團,又運陽神遍察諸天,掐算許久。

    燃燈這才死心的搖搖頭,暗道:“這般手段著實不可思議,若不是吾煉就《觀蓮法》能洞察人心,恐怕也看不出絲毫端倪。”

    觀蓮法,實為觀相,是道門察覺天地幽微,預知危難的法門。

    屬于闡教一種神通秘術,闡教又名《觀相種蓮法》。

    傳聞元始天尊善點化人心,慶云中煉有蓮花萬朵。

    種一朵蓮花于人心中,常久之后,使人感悟元始道韻,不自覺從行為、動作、皆似元始,從而心性超脫。

    又云觀心之行相,以見分毫,道人學之,不墜沉淪,不受毒害,不受無妄,不遭魔災。

    這類神通秘術,其實都是大神通者的天生本能。

    自道中直接剝離,傳于后人,所以后人徹底練成神通前,威能自然比不上原版。

    燃燈雖然學了種蓮觀相法,卻只是簡陋版本,離著原主元始天尊察覺人心、點化人心的手段還差之遠矣。

    至少還沒到給人心種一朵蓮花,使人從身、心逐漸變成自己“傀儡”的地步。

    實際上人念頭繁雜,尤其是練成“陽神”之前,心猿意馬,動輒有十萬八千念頭。

    若思緒飄飛,這些念頭就會被練成《心相》法,或類似這種法門的大能察覺。

    唯有煉就陽神,神炁和一,才能規避。

    “只是不知教主對于這劉樵,是什么態度…是未曾留意…還是默許呢?”燃燈閉上雙眼,心中依舊揣測不已。

    …………

    燃燈心緒涌動,揣測難安,劉樵這邊,也同樣思緒萬千。

    出了蘆蓬,面無表情朝相府走去,一直到城郊無人處,劉樵才緩緩頓住腳步。

    緩緩從衣襟中,取出兩般物件,銀輝般的月色下,隱約能見得是一頁玉碟和一塊細鐵片。

    “祖師手書,我已反復研習多次,除了附著元始道韻外,并無特別之處。”

    劉樵沉吟想罷,又看著手中細鐵片,暗道:“看來,這古仙遺物,除了一縷劍炁,還有些我未曾察覺的玄妙…”

    之前劉樵心生惡念,想起那寶物的妙用,幾乎迷失本性,所謂道人深墜三乘惡趣,就是指這個。

    幸好忽有一絲清炁,透體而過,游走周身而雜念盡去。

    只是剛才燃燈還在,劉樵也不好探究那道清炁根底。

    如今到了僻靜無人處,才取出鐵片,再次細細觀察。

    為什么說再次?

    這鐵片來歷極為不凡,是劉樵與黃天化受命至寒窟為道德真君取先天葫蘆時所得仙人遺物。

    當時尚有一方木匣盛之,上書《玉樞之寶》。

    由此,黃天化斷定此是仙人前知此事,便將鐵片分與劉樵。

    不過木匣只是普通木器,已然朽壞。

    當時洞中還有一面寶扇,則為黃天化取走。

    如今兜兜轉轉,不知是天意,還是碰巧,這鐵片和寶扇,皆入了劉樵之手。

    此前,劉樵也曾多次研究這塊鐵片,從中得了一道劍炁,極為鋒銳。

    猜測是仙人遺留的后手,或是想留下傳承。

    本以為這劍形鐵片失去了其中劍炁,已無大用。

    如今來看,其中還藏有一縷清炁,但不知有何其它用處。

    “看來這位古仙,比我想象的還要厲害些…”劉樵沉吟著,將鐵片又珍重收回衣襟中隨身攜帶。

    比想象中厲害,也預示著,這等人物,恐怕沒那么容易就死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匀市| 唐河县| 夹江县| 漾濞| 正宁县| 方正县| 黑山县| 容城县| 山阴县| 娱乐| 红河县| 云安县| 宿迁市| 都安| 永年县| 龙里县| 呼玛县| 永德县| 阳原县| 郧西县| 手游| 胶州市| 屏山县| 麻栗坡县| 临安市| 云南省| 肃宁县| 邓州市| 长沙市| 巴南区| 永定县| 陆河县| 胶南市| 阳江市| 安岳县| 宿迁市| 西城区| 亳州市| 息烽县| 丘北县| 城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