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青樓被小丫頭片子小瞧,那傳出去自己以后還在大唐混不混了! 推開靠在自己身上的小帶魚,李躍清了清嗓子道:“我聽春蘭姑娘剛剛在唱《綠衣》,那么本侯今日便回贈一首《江城子》。” “小女子能得侯爺贈詞一首當真是福源不淺,這就洗耳聆聽。” 眼看這丫頭滿眼的笑意,就知道她已經把李躍和程處默長孫沖這等粗漢歸為一類了。 “這首詞有個小故事,我先講給你們聽聽。” “話說在青丘有一只小狐貍修煉數載終于化為人形,因為對外界的渴望讓他悄悄從青丘離開。 隨后他來到蜀地,那里有名勝中巖,巖下有一碧水灣,彎邊有一座書院,書院的先生為玉川。 玉川有女,單名一個珠字,有一天玉川出題讓學生給這個碧水灣起名,其他學生還在冥思苦想時候,那化為人形的小狐貍沖上去,起筆寫到“喚魚池”。 巧的是丫鬟把玉珠給碧水池的提名也拿過來了,正是喚魚池,玉川非常高興,認為兩人是天作之合,將女兒許配給他。 其實根本沒有這么巧的,當時小狐貍和玉珠正在熱戀。 玉珠最愛的花叫“飛來風”她外出時經常在外采摘,小狐貍知道后便記在心里,往后每次進山都會悄悄的摘一些送給玉珠。 新婚后,小狐貍還寫了一首詩送給玉珠,贊美玉珠的美貌。 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冶葉倡條遍相識,凈如。豆蔻花梢二月初。 平時小狐貍讀書,玉珠就在身旁端茶研墨,偶有遺忘之時,玉珠提醒一下便讓小狐貍恍然大悟。 其實玉珠自幼便飽讀詩書,她從來不會主動點明小狐貍哪里有錯誤,只在小狐貍苦惱之時略說一二。 就這樣一人一妖攜手度過了十年的幸福的光景,可是人妖殊途,二者相戀本就有違天和。 小狐貍那來自青丘的族人尋上了門來,直接強行將小狐貍與玉珠拆散。 離開了小狐貍后玉珠的身體狀況陡然之下,就算玉川先生請了名醫也無濟于事。 隨后不到一年時間玉珠便離開了世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