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陛下萬萬不可,擁有土豆紅薯本就是我大唐之福,微臣不敢要什么封賞,只求陛下待到種植實驗結(jié)束能快速將此物推廣到天下即可。” 聽到這話,李靖瞬間松了口氣。 十幾歲的年紀,李躍的爵位著實夠高了。 要是在做封賞,這小子以后在拿出什么奇怪的東西該讓李二如何自處? 難不成要李二再給他分個異姓王爺當當? 李二聞言頓時笑道:“這些場面話都是誰教你的? 你小子一天天這么不著調(diào),什么時候還有這樣高的覺悟了?” “說吧!想要什么?朕能給的就盡量滿足你。” “好吧,陛下陛下既然開口,那微臣就卻之不恭了。” “微臣想在南山附近要一塊土地,多了不要,三十里足以。” 唐代以唐太宗李二的雙步(左右腳各邁一步)為尺寸標準,叫作“步”,并規(guī)定三百步為一里.一“步”的五分之—為一尺,唐代—尺合現(xiàn)在0.303米,一里合454.2米。 李二聞言頓時眉頭一挑,“哦?地方但是可以給你,但你要與朕說說想那里做甚? 你小子出世還沒幾天呢,莫不是又想開始隱居。” 終南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發(fā)祥圣地。 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 華夏最早的一部史書,同時也是我國最早的歷史地理文獻《尚書·禹貢》中已提到“終南”之名:“荊岐既旅,終南惇物,至于鳥鼠。”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共收錄周代詩歌305篇。其中多篇提及“終南”。 《國風·秦風·終南》曰:“終南何有?有條有梅。” 《小雅·南山有臺》曰:“南山有臺,北山有萊。” 《小雅·節(jié)南山》曰:“節(jié)彼南山,維石巖巖。” 《山海經(jīng)》中將終南山簡稱為“南山”。 此地是秦嶺山脈的一段,西起寶雞市眉縣、東至西安市藍田縣,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