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優等生們當然也看了一下。 他們更是看不明白。 寫的什么亂七八糟的。 其中只有邵雨桐傳看草紙的時候愣了一下。 因為草紙上的字跡非常的熟悉。 明顯就是蘇翰的字跡。 不過邵雨桐不是傻瓜,現在看到這種情況,還指不定發生了什么大事,她當然不可能出賣蘇翰了,也表示沒看到過。 由于沒人知道這份草紙來自何方。 鐘守炎最后也只能無奈的放棄。 他再次告別馮偉離開了學校。 …… 不過當他仔細研究了這份草紙上內容的時候,頓時也是醍醐灌頂,不得不說這份草紙對他這個大數學家來說,簡直就是上天賜給的寶物。 其設想之巧妙簡直是讓人佩服的不行。 但讓他絞盡腦汁的是。 按理說國內有這么厲害的大數學家不可能寂寂無名才對。 難道真的是小隱隱于野,大隱隱于市?只不過是一個民科的江湖高人。 但問題是這種水平又怎么能是民科呢? 而且為什么這種高人要躲在一個小初中呢? 以這位大師的水平去國外做研究也足足有余。 那里研究環境與團隊配置根本就不是國內能比的。 這讓鐘守炎著實是有點頭大。 在他看來,如果這位大師,只是潛心在做研究,不喜歡被打擾,到也無可厚非。但不管怎么說,這位大師的數學水平,還是讓人嘆為觀止的。 畢竟他們這些專門搞研究的都講究團隊,幾乎沒有一個人潛心研究的。 一個人研究,沒有團隊,能把數學研究到如此深度廣度。 水平豈不是甩自己一百條街嗎。 其實鐘守炎從來不認為對方可能是一個學生。 因為學生根本不可能達到這種高度。 有這種高度數學思維的人,絕對是一個上了年紀,并且經過了多年的數學思考和沉淀的人。 極大可能是這里的老師。 當然這么一位數學大師卻投身于初中教育。 讓他有些想不明白。 到底是為什么呢? 似乎自己那些曾經讓他無比自豪的那些所謂的學術界成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