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司馬仙師-《大唐天運》
第(1/3)頁
洛陽以北二百里,道教十大洞天之首,王屋山。
“第一王屋山洞,周回萬里,號曰小有清虛之天,在洛陽河陽兩界,……”
“師以王屋小有之天、總真之府,景氣幽歘神只會昌,矧吾道茍行奚適,不可翻飛投足,遂有終焉之志……”
公元699年,大周圣歷二年,女皇武則天召司馬承禎進京,后命麟臺監李嶠為其送行,司馬承禎遂結廬王屋山中巖臺,自號中巖道士,修建紫微宮。
公元711年,大唐景云二年,唐睿宗詔司馬承禎回京,詢問陰陽術數與理國之事,司馬承禎離京后,再上王屋山紫霄峰的十方院修行。
公元721年,大唐開元九年,唐玄宗迎司馬承禎入東都洛陽,親受法箓,尊其為大唐道教首座,次年司馬承禎請辭前往天臺山,玄宗贈師《王屋山送道士司馬承禎還天臺》。
公元727年開元十四年,唐玄宗為挽留司馬承禎,下令在王屋山修建“大陽臺萬壽宮”。
到了今年也就是開元二十二年,陽臺宮基本落成,玄宗皇帝御筆親書“寥陽宮”匾額。
入夜時分,上山的小道上,一行人拾級而上,腳步輕緩,神態端莊肅穆。
為首的女子身材高挑, 身穿道袍頭戴帷帽, 帽沿的垂絹堪堪將面目遮住。
經過陽臺宮的時候, 女子不禁停下腳步,看著云霧中華麗恢弘的宮闕,幽幽一聲輕嘆。
司馬仙師所屬的上清派, 修道者多為東、西兩晉時代的士族高門子弟,超凡脫俗清逸高標, 仙師自身就是西晉司馬皇族的后裔, 早已修成神仙般的人物, 又豈會將俗世的繁華看在眼里?
說白了,這富麗堂皇的陽臺宮, 不過是為了彰顯皇帝的權威,點綴這太平盛世罷了。
思忖之間,一行人走上一片平地, 前方入目的是一棵高大的銀杏樹。
這里便是司馬仙師的結廬之地, 中巖臺所在。
明月清風, 銀杏樹下壘起一方石臺, 臺上一位老者盤膝而坐。
老者須發全白,頭梳道髻, 身穿紫色羽衣,懷抱一拂塵,眼簾低垂, 兩縷銀白的長眉從眉梢垂落而下。
石臺兩側是兩尊仙鶴香爐,仙鶴展翅仰天, 爐中紅焰映照云母隔欄,裊裊道煙從鶴嘴中噴吐而出。
女子整理裝束摘下帷帽, 露出一張雍容清婉的面容。
她款款走上前,雙手負陰抱陽, 齊眉而拜:“弟子無上真,拜見師尊!”
司馬承禎緩緩睜開雙眼,揮舞一下玉柄拂塵,淡淡道:“九兒來了,起來吧。”
倘若此刻高莽在場,一定會興奮得兩眼發光不能自已。
這位婉容女子,正是大唐頂級文化沙龍的組織者,長安文藝界的先鋒人物,詩仙李白和詩佛王維的當世伯樂,武則天的孫女,唐玄宗的妹妹,法號“無上真”的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小名元元,本來在家中排行第十,不過道家以九為尊,所以世人稱她為九公主。
能把玉真公主輕喚為“九兒”的,怕是也只有司馬承禎了。
玉真公主起身,恭敬道:“九兒給師尊帶了一些香料,安南的檀香,天竺摩揭陀國的百刻香,爪哇訶陵國的降真香,還有北方奚人部落進貢的麝香。”
說著話,公主身后的隨從們將錦盒呈上,又在兩位道童的引領下,向著不遠處的三間草廬魚貫而去。
“對了,”玉真公主補充道,“九兒自主主張,給我那小師弟帶來幾匹新羅進貢的果下馬, 還有石國怛邏斯的野驢。”
司馬承禎啞然失笑,只是聽到“怛邏斯”的時候心神微微一怔。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翔县|
枝江市|
元阳县|
黔南|
襄汾县|
扶绥县|
永安市|
新泰市|
蒲城县|
舒兰市|
南宫市|
襄城县|
大化|
岚皋县|
丰县|
乐昌市|
琼结县|
阿尔山市|
武胜县|
富川|
河北省|
浑源县|
肥西县|
阿坝县|
翼城县|
古交市|
法库县|
长丰县|
二连浩特市|
上犹县|
滁州市|
五华县|
胶州市|
许昌县|
松原市|
桃园市|
石家庄市|
拜城县|
筠连县|
宁陕县|
灵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