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男兒誰不羨吳鉤?-《大秦嫡公子》
第(1/3)頁
是夜。
秦落衡未眠。
他已經成為了秦人。
不日就會前去學室,學習秦吏應具備的職業技能。
回想這一個月,他有種夢幻之感。
一月前,他還是個亡人。
一月后,卻是登堂入室,有了成為秦吏的資格,這一切是那么的不真實。
而且......
學室出來的秦吏并不是普通秦吏。
他們相當于后世科班,天然比其他官吏高一檔,而且晉升空間也比其他官吏高一大截。
他們有機會進入朝堂,位列三公九卿。
而《內史雜律》更是有明文規定:‘候、司寇及群下吏毋敢為官府佐、史及禁苑憲盜。’
即未入學室進修的普通官吏,不被準許擔任掌有重要職能的高級官職,只能做一些低級或者沒有太多實權的工作。
在大秦。
凡握有實權的官吏,都會到學室進修。
進入學室就讀的好處,也不僅僅只是利于日后為官為吏,在學室就讀期間,史子是享有免服徭役等優待的。
這也是為何秦時有大量的士卒、黔首去假冒史子,或者一些就讀的史子遲遲不肯辦理結業手續的原因,因為冒充史子或者延遲畢業,都有助于他們逃避徭役戍役。
學室內教授的內容大抵分為四類。
習字、行文、軍事、算數。
秦朝推行的是‘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在學室內習字,學的自然不是后世的三字經,而是《倉頡篇》、《博學篇》、《爰歷篇》等啟蒙讀物。
習字課想結業,是有明文規定的。
《說文解字》:‘史律:史子十七已上始試,諷籀(zhou)書五千字,乃得為吏。’
即想結業,至少要能認寫五千字。
秦在天下一統之前,是嚴禁儒生進入學室的。
秦對儒家的排斥,幾乎是毫不掩飾。
商君書中更是直言《詩》、《書》、禮法、音樂等為‘六虱’。
而秦在一統天下之后,雖開始接納百家,也開始容許儒生等百家學子進入學室,但學室內的史子是不許接受儒家教育,也嚴禁儒生在學室傳學。
所以跟后世不一樣,印象中學室內儒家教你詩歌、音樂、禮儀,道家教你哲學,名家教你邏輯、口才等,這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秦朝學室是官辦。
它們只注重實用性和功利性,這里只教史子如何為官為吏。
至于后世強調的學術研究和藝術素養,官府并不需要,朝廷和地方需要的只是實用性人才。
行文是寫官文。
史律的要求是‘文無害’。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监利县|
盐山县|
绍兴市|
江油市|
商水县|
镇沅|
光山县|
家居|
宝鸡市|
嘉兴市|
凤山县|
怀柔区|
峡江县|
古交市|
盐源县|
扎赉特旗|
甘泉县|
类乌齐县|
綦江县|
综艺|
奉贤区|
岳西县|
获嘉县|
黄梅县|
安仁县|
宜城市|
开封市|
勃利县|
义乌市|
曲阳县|
香港
|
平顶山市|
怀集县|
柘城县|
当阳市|
亳州市|
兴化市|
前郭尔|
江城|
汉中市|
长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