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戚澤盤算片刻,香火愿力中有無窮奧妙,也不愿追索其中秘密,畢竟修道開悟,還是以自力自悟為本,自渡方能渡他,此乃萬古不易之理,縱有愿力纏身,也只作不見。 就在他將要修煉之時,耳畔忽然響起聲聲祝禱之聲,如海上潮生,愈來愈是宏大,到后來幾乎充斥了他的整個腦宮。 戚澤一驚,雖慌不亂,眼見祝禱之聲愈來愈響,禪功發動,謹守禪心于靈臺之上,不令散亂,以近乎三禪之定力收攝散亂心力,努力維持元神清明。 在他耳中那祝禱之聲可謂充斥天地,卻不含絲毫惡意,反而如同慈母召喚,令人心生溫暖。陰神之上,又有許多絲線憑空而來,略一搖動,已然纏繞其上,一時之間,陰神宛如一頭春蠶,作繭自縛,被條條愿力絲線牽纏,不得脫出。 不過那些信愿絲線并非旁門左道,纏繞陰神之上,戚澤只覺念頭越來越是清晰,一顆靈明禪心活潑潑的,恰如一枚舍利子,光灼灼、圓坨坨,渾圓無瑕,達諸圓滿。 戚澤修成二禪之時,有過這等經驗,彼時乃是心魔作祟,現諸佛說法之相,引其心入其境,幸好安然渡過。此刻再遇,豈肯陰溝翻船?禪心越是圓融,戚澤便越是戒懼,緊守心房,不令脫縱。 豈料如此一來,恰是適得其反,本是一場大造化,被他誤以為是魔境臨身,反其道而行之,這邊元神清明、禪心靈動,那邊卻緊鎖心扉,戰戰兢兢,瞻前顧后,如此道心禪心扭曲不定,正念不起,反而易受魔擾,自陷魔境! 這也怪不得戚澤,他從未見識過香火愿力,也未見別人修煉此道,更不知煉化之法,只聽左丘明與德清道人等之言,以為香火愿力是洪水猛獸,唯有抵擋,不可接納,才造成如此局面。 這般道心禪心扭曲不定,正是元神入魔之相,下一刻重重魔境魔擾才會真正降臨,一旦元神陷入,駕馭不住一身佛光真氣,便要真氣逆沖,走火而亡! 便在此時,古燈檠之上那如豆金焰陡然光華大放!金焰之上又重重佛火燃燒,將屋中照如白晝,佛火之勢雖大,卻并無燥熱之感,佛火一起,虛空之中便有禪唱之聲隱聞。 佛火灼燒虛空,似乎將虛空燒出一個小洞,牽引得戚澤陰神之上條條細線紛紛如飛蛾投火,望空撲來!那佛火金焰雖小,對念力絲線卻是來者不拒,統統接納,過不多時,纏繞于陰神之上的絲線已然十去八,九,萬千絲線在佛火金焰之中凝結糾纏成了一小團亂麻! 念力絲線尚未去盡,戚澤陰神已然壓力大減,有佛火金焰之助,總算渡過了這一重難關,免去入魔走火之厄。戚澤元神恢復了幾分清明,急忙駕馭陰神回歸泥丸宮中,思及方才險些入于魔境之事,也驚出一身冷汗! 他佛道兼修,已漸漸了知元神與陰神之區別,陰神在外,元神在內。道家所言元神者,乃一點先天靈光之所聚,為有情眾生所獨有,先天而生,靈澈通明,蘊藏先天一切妙法,為有情眾生之所超凡脫俗之依憑。 元神者,于佛家而言,便是無上真如佛性,便如佛經所言,眾生皆有佛性,受業力我執蒙蔽,于輪回中出入無盡,顛倒錯亂,不能證得。 而陰神者乃是元神之光聚攏后天元氣而成,譬如衣服,雖隨時可以脫換,卻是御寒取暖的不二之選,輕易離之不得。 元神陰神歸位腦宮之中,戚澤這才吁了口氣,微微放心,扭頭見佛火金焰兀自在煉化那一團亂麻也似的香火愿力,也不知要費多少功夫。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