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回顧原有時間線上,為何崇禎皇帝愈發的勤政克己,凡事都親力親為,大明的國運卻愈發凋零? 根源就出在制度上,出在人身上。 所有事情都想管,所有事情都想做,可是將過重的壓力,都集中在一人身上,可驅使的實干派,不是被坑死,就是被殺害,要么被逼走,這樣做的后果,就是愈發的離心離德,欺上壓下愈發嚴重,繼而導致大明社稷傾覆。 這一世的崇禎皇帝作為后來者,他要抓的就是大方向,打破舊有的用人體系,特設新穎的權力體制,嚴抓吏治問題,盯緊稅法問題,壓茬推進新政部署,只要將這些事情做好,把壓力分攤下來,維系一個整體的秩序安穩,將搶出的時間用到正途上,那么大明社稷就能有所改變。 紫禁城·萬歲山。 “諸卿,蒸汽機的事情,朕的態度是明確的,要人給人,要錢給錢,朕知道你們的壓力很大。” 崇禎皇帝舉著千里鏡,看著紫禁城坐落的殿宇群,對特召進宮的宋應星一行,說道:“說句不好聽的話,現在國朝的很多事情,其實全都卡在原處了,看似取得不小的成果,看似發展還算迅勐。 可實際上并非是這樣。 之所以有現在的境遇,純粹是朕在過去砸進去的銀子,可是砸銀子這等事情,你能一年兩年的去做,卻不能更長時間的去做吧。 畢竟金銀之物,都是有定量的。 想要讓大明有大的改變,就必須要有效提升生產力,所以武備院研制的蒸汽機,就是破局的關鍵啊。” 宋應星、焦勖、方以智等一眾人,臉色有些凝重,天子講的這些話,就像是一記重錘,狠狠的敲在他們心中。 壓力,很大。 真的是很大。 從蒸汽動力學立項,一直持續到現在,砸進去的銀子數不清,可是幾項關鍵技術的核心,卻始終突破不了。 這不僅崇禎皇帝著急。 武備院所轄有司,也很著急。 “朕對你們講這些,并非是要求你們,必須在什么時候,強行將蒸汽機研制出來。” 崇禎皇帝放下千里鏡,轉身看向宋應星他們,“畢竟蒸汽機的難度,朕還是清楚的,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此事要摸著石頭過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