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前在遼地、朝鮮等地,區域戰爭和沖突變得愈發尖銳。」 崇禎皇帝神情嚴肅,看向被特召進宮的錢肅樂、黃道周等內務府大臣,朗聲道:「這對于國朝而言,是一次絕佳的機遇,同樣也是不小的挑戰。 倘若不能很好的把握這次風向,那非但不能幫到國朝中興,相反還會威脅到國朝安穩。」 針對大明外圍的局勢變動,崇禎皇帝做出相應的調整和部署,那么相對應的來說,大明內部的調整和改變,也必須順勢明確下來。 「于北方諸省籌建軍工產業一事,與北方沿海發展造船業一事,內務府要適當的做出一些必要傾斜。」 崇禎皇帝端起茶盞,呷了一口,「涉及到上述產業的份額,包括各項資源的加持,都必須要進行適當的增添。 如果國朝能把握住這次風向,將上述產業發展起來的話,那對于整體發展而言,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陛下不可啊。」 黃道周快步上前,作揖規諫道:「時下在內務府這邊,根本就沒有多余的內帑份額,去做這些事情。 特別是像軍工產業、造船業,是極其耗費銀子的產業,這副重擔如果再給內務府增加的話,那內帑是會崩盤的。 陛下,您還有所不知吧,內務府今年到期兌付的債券份額,就有700萬兩銀子,這還沒有算上相應利息。」 「臣附議。」 錢肅樂緊隨其后道:「內務府現在做的事情,不單單涉足軍工產業、造船業,還牽扯到眾多的產業。 臣等一直都在努力的維系,這種脆弱的收支平衡。 并非是臣等向陛下訴苦。 實則是現在的內務府,根本就無法承受這種壓力,如果陛下真要這般做,那會影響到內務府既定的謀劃部署。」 內務府的差事和職權,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壓力之大,唯有內務府所轄職官,心里最為清楚。 「都講完了?」 崇禎皇帝倚靠在龍椅上,看向黃道周、錢肅樂他們,淡笑道:「諸卿講的這些情況,朕心中是清楚的,不過事情還是要辦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