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匯通票號的整體發展,朕能規定相應的時間,必須要發展到怎樣的程度。” 崇禎皇帝繼續說道:“但是在官辦諸廠這邊,朕卻不能下達這樣的期限,畢竟投資建廠是需要時間的,這點跟匯通票號有著本質的區別。 不過你們要盡可能多的開設官辦諸廠,多多吸納各地脫產的群體,幫助到地方官府排除隱患。 那么前期發展的產業工人,準確的來說,應當是各個產業的技術骨干。 會由皇莊籌辦的那批工廠,來給你們進行提供,以后他們的福利待遇,包括每月所領工錢,就轉隸到那些新籌建起的諸廠中。 至于說專項技術售賣,相較于內廠這邊,通過了層層篩選和考察,所對外售賣的價格,你們只需一成價格,就能進行交易。” 章謹忠、呂庸葆、岳慶章、盛應武幾人相視一眼,神情都變得激動起來,如果說是這樣的話,那他們發展官辦諸廠,就可謂是提供了層層便利啊。 皇莊籌辦的諸廠,負責提供專項技術售賣。 匯通票號,負責提供專項共商貸款。 川海總會,自身就有較為充沛的錢財。 相較于劉江安、夏良玉、秦之鴻、寇熹亮這些皇商,對章謹忠、呂庸葆這些川海總會的人來講,他們所在意的是自己的前途。 畢竟川海總會的多數銀股,是內帑這邊掌控的,他們只占了極小的一部分。 當初王承恩代表天子,面見他們時就強調一點,若在川海總會做出成績,那以后都是有官身的。 做官員,做商賈,這種階層之間的跨越,是章謹忠他們先前所不敢想的。 只是章謹忠他們,所沒有想到的是,為何皇莊籌建的諸廠,不能直接轉隸到川海總會名下,這樣能省去不少事情。 只因這牽扯到產業升級。 崇禎皇帝要絕對掌控一批工廠,不斷地推進技術革新,這樣才能持續不斷地,讓大明的原始工業化,是穩步向前邁進的。 “該提供的便利,朕都給你們提供了。” 崇禎皇帝神情淡然,看向章謹忠他們,開口道:“希望川海總會這一次,在各地籌建官辦諸廠,能達到朕的預期目標。 這件事情能否辦好,會影響到大明后續發展,若是你們不能扛起重擔,那朕不介意再換一批人。” “臣等明白!” 章謹忠他們當即拱手應道。 (本章完) wap. /91/91146/30709959.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