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明處在小冰河時期下,就會導致很多百姓失去土地,如果說奉行原來的老路,那必然是各種麻煩和矛盾。 可如果說走原始工業化進程,只要逐步調整政策和框架,就能叫這些轉化成優勢,逆向推動大明的自我革新。 這不是一條簡單就能實現的大道,可這卻是擺在崇禎皇帝面前,唯一能走得通,走的下去的大道。 “陛下,臣有一個疑問?!? 章謹忠上前作揖道:“合資建廠這一概念,臣是明白的,但是臣想了解一點,涉及專項技術售賣,該如何明確? 是僅限于川??倳献鞯幕噬蹋€是所有商賈了解此項,都能參與進來? 還有,要籌建起的這批官辦諸廠,初期發展所需的產業工人,該如何解決?” “陛下,臣也有疑問。” 呂庸葆緊隨其后道:“在地方上所籌建的官辦諸廠,是直歸川??倳茌?,還是地方官府亦有管轄權? 如果說官辦諸廠的發展,跟地方官府形成沖突,該如何進行解決?” “不錯,能講出問題,就代表你們真的思考了?!? 崇禎皇帝微笑著說道:“首先川??倳牭墓俎k諸廠,是直接控轄的衙署,地方官府無權進行管轄。 到時川海總會要開設各地分會,下轄各產業分會,形成明確的逐級監管和管控,這是關鍵所在。 那些皇商的存在,就是協助你們發展,同時起到前期減壓的作用,以后若是發展的不錯,可以篩選一批新的商賈進來。” 在崇禎皇帝的眼里,川海總會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大明國有產業的總辦衙署。 以后在逐步發展起來后,會逐步的拆解獨立,成為一個個獨立的群體,到時統歸于某一專設機構管轄。 像章謹忠、呂庸葆、岳慶章、盛應武這些人,若是真的有能力的話,能經受住金錢的誘惑,沒有被腐化墮落,那都會變成大明官員群體的一員。 原始工業化的發展,不能脫離朝廷的主導掌控。 這是大明的根本,脫離了這一根本,那大明就成了民間資本的天下。 畢竟在這一發展過程中,會逐步出現一批大小工廠主,一旦他們勢力龐大了,那就會用更冷酷的方式進行盤剝。 真等到了那個時候,大明皇帝是誰還真不好說。 只不過飯要一口一口的吃。 這些核心的框架構想,想要逐步搭建起來,首先要在大明治下,培養出原始工業化,并逐步的去進行調整才行。 只要遇到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不可能說沒有問題,去憑空想象解決問題。 章謹忠、呂庸葆、岳慶章、盛應武這些人,都流露出各異的神情,透過天子所講的這些話,他們隱約猜到一些。 但所了解的層次并不高,所以心里并不理解,這些究竟代表著什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