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皇爺…這個湯若望,還有鄧玉函他們,對于傳教之事極為認真。” 在宋應星和湯若望離開后,王承恩想了想,微微欠身道:“在西山那邊時,他們除從事的行業外。 在休沐閑暇時,就會主動去和西山一帶的百姓,甚至是西山火槍營的將士,有相應的接觸,宣講天主教的所謂教義。” “只是情況不是很樂觀,對吧?” 崇禎皇帝面露笑意,說道:“若是朕沒猜錯的話,他們都碰了一鼻子灰吧?” “是的皇爺。” 王承恩點頭說道:“西山一帶的百姓,都忙著從事的各類建筑,一天做工,得一天的工錢和口糧。 根本就沒有功夫,理會這幫西洋傳教士。 至于西山火槍營,那里的將校,在知曉此事后,便杜絕非營地的人進入,除非有武備院所發令牌。” 天主教也好。 其他西洋教派也罷。 在漂洋過海傳進大明以來,受眾面并不是很大,多局限于些許官員,或者是讀書人的身上。 像掙扎在底層的百姓,連吃飽肚子都成問題,誰有那閑情逸致,浪費寶貴的時間,去信西洋的神啊,仙啊。 那有大明的城隍廟,土地廟靈嗎? 那有大明的各路神仙靈嗎? “嗯,給西山火槍營的那幫將校,每人發放三十兩銀子。” 崇禎皇帝想了想,伸手說道:“就說是朕賜給他們的,另外告訴他們,明面上要對西洋傳教士,保持熱情,不準慢待了他們。 但是西山火槍營這邊,禁止信奉所謂的教派,至于該怎么做,叫他們具體討論,商討出相應的對策來。 現在的大明,需要這幫傳教士,來幫著解決一些問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