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幾位卿家,你們先去忙吧…”在韓爌幾人的注視下,崇禎皇帝拿起一份奏疏,伸手示意道:“王德化,去給韓卿他們,上些茶水和糕點。” 言罷也不管殿內眾人作何反應,便聚精會神的看起手里的奏疏, 他很是好奇韓爌這幫人,關于薊密永三協事,是如何票擬處理意見的。 在大明被建虜乘虛進犯,造成國朝大動,由此可見在薊密永三協,落實袁崇煥所呈汰兵減餉一事,是不正確的。 平遼事固然很重要,然京畿的安全要更重要些,倘若老巢都叫建虜端了, 你就算把遼東全收復了,那政治意義是什么? 一地換一地嗎? ‘這韓爌的票擬意見,守舊穩妥之風,一眼就能瞧出啊,削減他處開支,增補薊密永三協錢糧,從北直隸治下衛所,篩選一批衛所兵,優先補充到要隘、防線中,各處要鎮徐徐圖之。’ 在叫司禮監向內閣這邊,轉遞薊密永奏疏時,崇禎皇帝特意交代,命內閣所有大臣,票擬各自的意見。 由此也能看看韓爌、李標、周道登、何如寵、錢象坤幾人,哪些算有些真本事, 哪些算是務虛派代表。 既然要增重務實、做實事的能臣權柄,崇禎皇帝所能想到的最好辦法, 便是將他們增補到內閣,以內閣大學士之位,實管各攤子的事務。 這樣一切才能變得有意義起來。 ‘李標,你這票擬意見,不就是拆東墻補西墻,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照你所說,抽忠勇軍精銳,補到薊密永三協去,那朕積攢的新軍苗子,就全撒出去唄。’ 看過李標的票擬意見,崇禎皇帝冷芒一閃,心情有些不爽,對這個昔日挺袁派的代表,他是沒有任何好感的。 在崇禎皇帝翻閱著這些奏疏,韓爌、李標等一眾內閣大臣,并沒有太多心思,處理眼前的事務。 畢竟當前錦衣衛督辦袁崇煥一案, 攪得朝堂是起了風波, 眼下天子好不容易才來文華殿理政, 那有些人肯定想借此機會規諫。 比如韓爌。 比如李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