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諸如周道登、何如寵之流, 想的卻是怎么不叫自己牽連其中。 ‘看來袁案要加快進程了。’看完幾人的票擬后,崇禎皇帝眉頭緊蹙,心里暗暗說道:‘除了韓爌這個人,出于穩朝局的政治目的,可以繼續留任外,李標、周道登之流,都要清除出內閣才行。’ 官僚做派過重。 真才實學過少。 這是崇禎皇帝在看了票擬后,對李標、周道登幾人,所做出的評價,像他們繼續留在內閣,純純是浪費名額。 ‘在不具備去和官紳、讀書人群體,按照自己意志做事之前,內閣這邊,看來真的要維持‘一主,一副,七群輔’的政治格局了。’ 崇禎皇帝拿著手里的奏疏,心里卻暗暗思量著:‘盡管這樣會出現多數意見不合,但是也總好過叫一幫濫竽充數之輩,把持著這等重權。 大明的守舊派勢力龐大,想短期內就打壓下來,根本不現實,不然也不會出現頻繁更換內閣大臣,想以此殺猴儆雞的怪象。 務虛、打嘴炮之風,已然盛行大明官場,真一下子罷免很多朝臣,必然會引起政治事件的,就他們背后的勢力群體,肯定會作出幺蛾子的。’ 大明文官群體,所掌握的權勢,其盤根錯節的復雜關系網,是難以想象的存在,玩強壓那一套,只能鬧出更多事情。 “陛下…如今錦衣衛督辦袁崇煥一案,太過偏激。” 李標的聲音響起,叫崇禎皇帝從思緒中拉回現實,見李標拱手作揖,向自己勸諫,崇禎皇帝的眉頭微蹙起來。 “在午門這等重地,駱養性竟縱使錦衣衛豎牌,張布沒有任何依據的罪名,這分明是駱養性,想以此從快從重查辦此事。 陛下乃大明仁君,圣君,不該偏信錦衣衛之言,應將袁崇煥從詔獄移交刑部,并著三法司會審。 當前朝堂被假借皇命的錦衣衛,攪擾的生出風波,若長此以往的話,恐……” “夠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