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程普心中暗生著悶氣,當下好沒氣的問道:“公瑾有話,但講無妨,我們哥幾個聽著便是!” 祖茂的性格最為耿直,就連程普都在生著悶氣,可想而知,此時的祖茂更是怒不可及,四將中,也就他對周瑜沒有好臉色,只見他恨聲道:“年年推脫,本將倒要看看你今年能說出什么花來!” 韓當咬牙道:“大榮所言正是,如今吳郡境內,四地太平,本將也想聽聽你這小娃娃還有什么推脫之言。” 聞言后,周瑜與孫策相視一眼,二人皆能從對方眼中看到一絲無奈,然,即便是無奈非常,周瑜也得向四將道明其中的厲害關系,畢竟,孫策軍中,四將手中所掌握的兵馬足有兩萬之數,其中牽扯甚大,干系更是繁雜。 籌措一番后,只見周瑜這般說道:“四位將軍,我軍如今所掌握的土地,不過一郡之地,即便我軍將士悍勇無畏,四位將軍驍勇無雙,也難與擁有一州的劉表抗衡,如今中原大地四處征戰,唯有江東數郡平靜異常,諸位將軍,你們難道不覺得奇怪嗎?那揚州刺史劉繇,就在九江郡,與我們也就隔著一個丹陽郡,而且,會稽太守周昕等人,無不是對我吳郡虎視眈眈啊,常言道,臥榻之側,豈能容忍別人酣睡。” “伯符既然決定要與這天下群雄爭鋒,如今我軍兵精糧足,正是席卷四周數郡的大好時機,怎能為了報老主公之仇,而讓我軍陷入到那無休止的消耗之中?待我軍拿下江東數郡,發展數年,到時兵強馬壯,那荊州劉表不過是條守成之犬,要破之,易如反掌。” “四位將軍,我等都是征戰沙場的宿將,值此亂世,難道你們都不想憑借這一身武勇,搏個功名出來嗎?” 見四將被周瑜說的面色微動,孫策連忙趁熱打鐵道:“公瑾所言不錯,劉表與我有殺父之仇,我怎會忘記?然,如今這個時候,真的不是出兵荊州的絕佳時機,不如這樣,伯符答應四位叔父,只要江東一統,待伯符手中積蓄了足夠的力量后,定會發兵荊州,與劉表決一死戰,如何?” 見孫策都這般說了,程普等人也不好太過為難于他,四人隨即相互看了看后,就一同朝孫策拜道:“我等謹遵主公號令!” 周瑜之父周異,乃是丹陽郡太守,手中握有一萬丹陽精兵,當下,孫策就與周瑜商議,欲讓其父北攻九江郡,逼宮揚州刺史-劉繇,使其讓位。 一見有仗可打,四將連忙出列請纓,然,孫策可不會再讓四將統兵,如今他打算培養自己的嫡系,并不是孫策不信任程普四人,而是,你身旁隨時有幾個倚老賣老的人,時不時的拿捻身份,身為主君的孫策,即便是不想受這個氣,也得咬著牙受著,此時有機會跳脫出來,不再受此束縛,孫策怎會放過。 當下,孫策直接大手一揮,以程普為帥,黃蓋、韓當、祖茂三人為副將,統兵兩萬,進攻會稽郡周昕。而他自己,則帶著麾下的五千騎軍進駐丹陽郡,匯合周異的大軍后,進攻九江郡。孫靜則統帥五千兵馬留守吳郡。 出征在即,不用四將,孫策隨即因為手中無將而困惱。 周瑜見狀后,連忙向孫策舉薦道:“伯符,其實在這吳縣內,還有一個大將之才,此人臂力過人,武藝不俗,伯符若得他相助,討伐劉繇,不在話下。” 孫策疑聲問道:“我在吳縣數年,怎么不知道還有這么一個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