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高順的話,猶如一計重錘,狠狠的敲擊在董承等人的心頭。似是已經猜到結局的楊奉,更是面色慘白,跌坐在地,口中喃喃自語道,‘完了,完了.....’ 看著楊奉那驚慌無措的表情,典韋厭惡的說道:“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楊奉,主公不曾虧待于你,既然有膽子反叛,那現在也就怨不得誰!” 太史慈進入楊家軍的時日不長,對于楊奉,他也不甚了解,然,此刻的朝堂之上,還有楊奉等人手持兵刃,當屬威脅。太史慈猶豫了一下,還是沉聲喝道:“呔,爾等已是甕中之鱉,放下武器投降,如若不然,定叫爾等血濺當場!” 跟隨在楊帆左右的將軍們都是血性漢子,兩面三刀的人少之又少,大家都是能把后背交托出來的人物,如今卻出了楊奉這么一個人,實在讓許褚不知該如何說,然,作為舊識同僚,許褚還是覺得自己有必要說上一句,只見他提著戰刀,遙指楊奉,喝道:“楊奉,自從汜水關一戰,你投在主公麾下后,主公可從未把你當過外人來看,數十萬人的治安軍,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就交到你的手上,你的官位都比我們高上太多,你還有什么不滿的?說實話,我許褚羞于與你為伍,今日不知又要有多少弟兄枉死,你要還是個漢子,就拿起兵刃,與我單打獨斗。” 楊帆負手而立,靜靜的聽著許褚、典韋等人的話,在他心中,又何嘗不是怒氣沖沖,他想到其他人會反,卻沒有猜到楊奉也會跟著反他。說真的,楊奉的地位,在楊家軍內,遭到許多人的眼紅,一些資格比楊奉還老的人,如今都還沒有楊奉的官職大,可偏偏就是楊奉反了。 說到這里,楊帆也在心中為自己上了一根弦,楊奉是楊家軍中少數沒有進過學院,經過系統培養的人,其他人,包括徐晃他們,都有那么幾次去學習過,而楊奉卻是一次都未曾去過,可見,在思想上,楊奉還是舊時軍閥的做派,多多少少也是因為楊帆的疏忽,才讓楊奉走到了如今的這個地步。 即便楊帆再怎么后悔,現在也是塵埃落定,在他看來,楊奉必須死,若是其他的錯誤,楊帆或許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在這叛亂一事上,沒說的,既然敗了,那就要有死的覺悟。 楊奉見楊帆久久不語,以為他心生憐憫,當下丟了手中的兵刃,慌張的朝楊帆跪拜,祈求道:“主公,奉,自知死罪難逃,不敢祈活,然,奉,家中妻兒乃無辜之身,還請主公看在我往日的苦勞上,饒過他們,奉,在九泉之下,必當念及主公恩情!” 典韋一聽,頓時不干了,連忙急聲勸道:“主公,楊奉賊子野心,想必他的子女也是這般心性,若放了他們,豈不是放虎歸山?俺不同意主公饒過他們!” 許褚也跟著勸道:“惡來所言極是,自古叛亂者,本該夷滅九族,以震懾宵小之輩。” 楊帆不動聲色的瞥了眼高順,似乎是想聽聽他的意思,高順見狀后,面不改色的回道:“主公,軍中對于叛亂者,早有定論,末將以為,直接按照軍法處置即可,楊奉及其直系親屬,皆斬!” 賈詡這時急匆匆的走進大殿,朝楊帆稟報道:“主公,各個叛亂者的家族成員已全被抓獲,連同奴仆,共計七千三百六十四人。” 七千余人,這個數字讓楊帆的眉頭微微一跳,這可不是上陣殺敵,而是絞殺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婦女、孩童。一時間,楊帆的心,頗為波動,開始猶豫不決起來。 賈詡見狀后,急聲道:“主公,法不可廢,既然董承他們已經揭竿而起,那戰敗后,理當為他們的行為負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