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得到楊帆病倒的消息后,董承一路馬不停蹄的趕回晉陽,連夜召集王服、種輯等人商議。 王服年約三四十歲,雖為武職,卻未曾有帶兵的機會。自從來到晉陽后,王服的這個越騎校尉就更加成為了擺設,平時也就做做小黃門的事情,負責傳個令,帶個信,什么的。 種輯跟王服年歲相若,亦是為八大校尉之一的長水校尉。 王服在聽完董承的話后,高興得連喝了數杯美酒,笑道:“天助我也,如此良機,怎能錯過?” 種輯亦是擊掌笑道:“子由說得不錯,此時正是大好時機,董公當把握啊!” 董承為難的說道:“可是,趙云剛傳來消息,他還在整頓西大營,一月之后才能發兵南下啊!” 王服急聲道:“十萬人的隊伍,有些楊帆的死忠,這不足為奇,也是要花費一些時日,然,如今楊帆在洛陽染病,只是需要半個月的時間,若是等到楊帆率軍返回之時,趙將軍還未發兵的話,那我們起初計劃的一切,都將化為烏有啊!” 種輯點頭道:“子由說得不錯,即便趙云要整頓軍旅,但抽調數萬人率先南下,也是能做到的吧?不如傳令趙云,讓其先派騎軍南下,待我們掌控了晉陽后,死守城池,等待趙云的到來!” 決斷之際,董承的魄力還不如王服等人,只見他面露擔憂之色,憂心忡忡的說道:“若是楊家軍強攻晉陽的話,我們一樣死無葬身之地啊!” 王服聞言后,卻是不屑一笑,隨即解釋道:“董公暫且寬心,楊家軍不會那般做的。” 董承疑聲問道:“為何?” 王服神秘的笑道:“我曾聽楊奉將軍所言,荀別駕有意扶持漢室,到時只要楊帆一死,荀別駕就會出面穩住局勢。” 董承一拍腦門,怪叫道:“啊呀,怪我,如此大事,怎能沒有請楊奉將軍參與呢?來人呀,快快去請楊奉將軍,過府赴宴。” 晉陽城中,皇宮守衛原先是龍虎衛把守,然,楊帆此次南征,把龍虎衛給抽調一空,至此,皇宮的守衛工作,就落到了楊奉的身上。 楊奉本是涼州舊派軍閥出身,自從在汜水關投降楊帆之后,就一直擔任治安軍的統領,權力極大。 起初,楊奉也對楊帆忠心耿耿,然,正所謂好漢扛不住三泡稀,賴女熬不過一年寡。在面對董承等人的軟磨硬泡之下,立場不堅定的楊奉就被人家抓住了把柄。 軟肋被抓,豈容得楊奉如何,當場就敗下陣來,簽了名,畫了押。對于董承等人的起事,楊奉一直不放在心上,在他看來,這群人就是去找死,不過,數日前,待王服取出寫有趙云名字的布帛后,楊奉這才稍微上了點心。 畢竟,西大營被策反,這可是大事,足以撬動楊家軍政權的大事。 這些日子,楊奉聯合董承等人,把晉陽城給牢牢的掌握在手中,如今的四門守軍全是楊奉的心腹舊部。只要稍有一絲風吹草動,那楊奉就可在很短的時間內,據城而守,等待援軍。 這日,晉陽城,是鼓聲震天,號角齊鳴,人聲鼎沸,熱鬧不凡啊。 只見那南征司隸的楊帆,攜大勝之師,正緩緩走在大街之上,享受著百姓們的歡呼。 楊帆的到來,讓一些人暫時閉上了嘴巴,坊間的流言蜚語,也在頃刻間消失無影,就像是從未發生過一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