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郭嘉笑道:“韋端面色煞白,金尚咬牙切齒。” 楊帆擊掌笑道:“如此,那招降一事可成,不知你二人誰愿意走一趟?” 郭嘉、荀攸聞言后,相互對視了一眼,隨之便是荀攸出列道:“我愿往!” 楊帆斟酌了一會兒,也點頭同意了荀攸作為說客,前去潼關招降韋端。 而此時的潼關之內,則是愁云密布。 自從郭嘉當著韋端的面斬首了衛寧之后,韋端就是一副惶惶不得終日的表情,滿面愁容。 這段時間以來,潼關外的木橋處,接連爆發戰斗,那悲慘的嘶吼,無助的吶喊,不斷侵蝕著金尚的心靈,讓這位性格剛直的老人備受煎熬。今日,潼關之外,挑撥司隸世家起兵的衛寧也被斬首示眾,這對于韋家來說,打擊太過沉重。 見老友一副愁容,金尚連忙苦勸其堅定立場,不能被楊家軍的所作所為給嚇得亂了分寸。 夜半時分,韋端獨自一人在屋中飲酒,韋端不請自來。 兩人剛一見面,金尚就開始勸說,聽得韋端煩不勝煩,當下低聲喝道:“夠了,元休,莫不是被擒的人不是你的兒子,你才會這般無所顧忌?” 金尚苦笑道:“休甫,元將、仲將被擒,我也難過,但是,還請你仔細的想一想,他楊帆既然抓住了衛寧,直接殺了便是,為何還要偏偏把衛寧押到關前,才斬首示眾?” 韋端煩躁的回道:“不就是要讓你我知難而退,開關請降嗎?難道還有他意不成?” 金尚勸道:“不錯,楊帆此舉是有讓我們開關請降之意,但他坐擁數萬大軍,為何遲遲不攻關,反而給我們演了這么一出?” 韋端沒好氣的回道:“那你說,楊帆此舉何故?” 金尚分析道:“如今春耕即臨,楊帆麾下數十萬大軍,每日消耗何其巨大,此番南征司隸,花費數月時間,動用了數萬兵馬,我猜測,楊帆軍中已無糧,故而無力繼續西征!” 說起這軍略行伍,金尚還真是一竅不通,就連韋端也能看出潼關之重要,作為以軍功彪炳天下的楊帆,又豈會看不出來,換做是他,即便軍中無糧,也定會不惜一切代價,拿下潼關再說。 想到此處,韋端嗤之以鼻,恨聲道:“潼關之險,西可連涼州咽喉之地,東可阻關東中原之軍,楊驃騎何等人也,如此要地,怎會不握在自己手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