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金尚被韋端說得啞口無言,他也知潼關之險,乃是涼州、司隸、并州三地之要沖,然,楊帆卻遲遲不動兵戈,實在讓人費解。 一想到韋端的難言之隱,金尚也能猜到數分,若不是礙于舊情故交,金尚也不會存活至此。 想到此處,金尚苦笑道:“既然如此,那就還請休甫把尚捆綁起來,也好換回元將、仲將兩位侄兒。” 韋端恨聲道:“元休不必用言語激我,你我乃是數十年的交情,我不會讓你身陷險境,不過,我已有意開關投降楊帆,想必并州你是回不去了,荊州劉表乃是皇室宗親,傳聞待人親善,你可去投他,如何?” 見韋端要趕走自己,金尚也知這是眼下最好的辦法,不過,金尚素來性格耿直,他也不會為了自己一人獨活而害了好友一家,隨即起身朝韋端拜道:“承蒙休甫掛念,尚如今老了,也不愿再奔波四方,不如我們就一同開關請降,是死是活,全憑天意吧!” 韋端的處境也不好過,雖有司馬氏、衛家的前車之鑒,但并不保證楊帆就真的會放過自己,畢竟自己是真的起兵謀反了,與當初的雁門馬家一樣,此時見老友念及舊情,愿與他同生共死。這讓韋端在感嘆之余,又是唏噓不已。 翌日,清晨。 荀攸獨騎來到潼關之下,高聲出言,要見韋端。 韋端本就生出投降之意,當下便讓荀攸入關。 一見到韋端,荀攸不言其他,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韋康、韋誕二人已被我軍擒拿,如今潼關之內,只剩五千老弱,韋家主何不開關請降,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韋端小心的問道:“貴使初來,不知尊名,還請告知。” 荀攸笑道:“潁川荀攸!” 金尚與荀攸只是聞其名,不曾謀面,當下說道:“原來是荀公達親自前來!老夫金尚!幸會!” 荀攸冷笑道:“悖主之徒,也敢與我攀交!” 金尚聞言一愣,隨即滿臉無奈,不敢說話。 韋端連忙接過話頭,問道:“若是老夫開關請降,楊驃騎會如何處置我長安韋家?” 荀攸面色清冷,沉聲道:“長安韋家起兵謀反,本該罪無可赦,奈何我主憐憫,韋家只需上繳家族的全部積蓄,韋家子弟,凡及冠的男丁,皆要入軍三年,三年過后可自行考慮去留,我軍絕不為難,凡韋家子弟,三代內除特招為官者,余者不得入朝為官,違者誅九族。” 荀攸這一手,可謂是釜底抽薪,先斷了韋家的傳承之基,再給予一絲希望。 如此苛刻的條件,著實讓韋端猶豫不決,若不同意,楊家軍定會大舉進攻,韋家危在旦夕之間;若點頭同意,一則無根基之業,二則無朝堂之念,雖能保全家族延續,但也是福禍難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