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見此情形,誰都知道韋家軍敗了,那此時的張濟軍就處于一種尷尬的境地,到底是繼續前進,還是回城固守,就成為了張濟眼下要解決的難題。 張繡亦是看得目瞪口呆,不知該如何是好。 張濟無奈之下,只好下令大軍暫且停駐,同時收攏韋家潰兵。不多時,張濟也同潰敗而來的韋家兄弟相遇。 不明所以之下,張濟沉聲問道:“兩位小將軍,到底是發生了何事?你們五萬人馬居然不戰自???” 張濟的話讓韋家兄弟很是汗顏,原因無他,實在是張濟收攏的潰兵太多,足足有三萬余人,加之韋家兄弟帶來的,也有四萬多人,這還不算路上跑散的,一仗下來,只是折損了數千人就敗北,這樣的軍隊還真讓張濟有些不知該說什么好。 韋康面紅耳赤,此戰敗北,他干系甚大,當下也不好發表什么言論。衛寧則更是面色慘白,眼光無神,嘴唇抖抖索索,神神叨叨的在那嘀咕。韋家軍中只有韋誕還算鎮定,但他這位文弱小書生,今日也算經歷過太過波折,終將在他那顆幼小的心間埋下夢魘。 三人的表情,張濟盡收眼底,此時除了在心間嘆息外,也是好言相勸一番,“三位皆是我司隸地界之才俊,只不過是敗了一仗,怎能連魂都丟了呢?待來日,重整旗鼓,再報仇雪恨便是!” 韋康深受打擊,暗地自責;衛寧心神不定,恍若未聞;韋誕此時又是委屈,又是害怕。在聽了張濟的苦勸后,這才弱弱的回道:“我們沒有勝算了,此番南渡的是楊帆的近衛軍,龍虎衛,那等兇悍狠烈的模樣,只有跟他們作戰過,才能體會到他們的恐怖之處,我們....打不過了?!? 說著,說著,韋誕還帶有一絲哭腔,張濟見狀后,也就不再說話,暗道,這三人年歲最大的也不過二十余歲,如今遭此大難,心境難免波動甚大,當下轉身朝張繡問道:“繡兒,那龍虎衛,你可曾聽說過?” 張繡點頭回道:“不曾與之交過手,但也聽過傳聞,據說楊帆曾從數十萬楊家軍中挑選忠心武勇的百人將,組成近衛軍,此軍皆身披鐵甲,手持鐵槍,坐下駿馬。不動如山,動如雷霆,來去如風,戰力彪炳,號曰‘龍虎衛’?!? 張濟聞言后,臉色一變,驚叫道:“那豈不是數萬名百人將?難怪能打得韋家軍如此狼狽!” 張繡面色難看,此時他已心生退意,然,作為年輕人自有的那股倔強勁兒,卻讓他不會直言失敗二字,也不敢當眾承認。 張濟作為過來人,對張繡此時的想法多多少少能猜到一些,或許是因為心中太過疼愛張繡,也或者是因為張繡乃是他唯一的繼承人,至此,明知山有虎,張濟也要偏向虎山行。 抉擇再三,只見張濟咬牙道:“那龍虎衛雖然厲害,但我們西涼軍也不是吃素的,況且剛才我們又收攏了四萬韋家軍的潰兵,我還真不信六萬余兵馬,打不過勞師遠征的數千龍虎衛,傳本將命令,務必在今日內整編完潰兵,明日一早,兵發木橋!” 張濟軍的舉動,被龍虎衛的哨騎看到,當下快馬加鞭趕去告知黃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