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面對甘寧的低喝,部將連忙把慌張的心情給壓了下去。 不過,看著對面還有兩千余人,部將的心又再次低落了下去。就連帶兵之將都是如此心境,尋常士卒則更為不堪,甘寧四周頓時散發出一股慘烈悲壯的氣息。 甘寧連忙環視四周,見士卒們的臉上均是擔憂之顏,害怕之色,一些初次上戰場的士卒更是低聲哭泣,這就好像傳染病一般,瞬間席卷了甘寧這八百余人,就連跟隨甘寧的那數十名伴當,如今都已是折損了十余人,只見一人走到甘寧身旁,低聲道:“大哥,我們還要死守嗎?看樣子,主公的大軍一時三刻也趕不過來,不如我們暫且退回黃河北岸,再想辦法?” 此人喚作李虎,乃是從小與甘寧一同長大的伴當,二人感情極好,加之甘寧又重兄弟情義,這李虎也一直跟隨在甘寧身旁,不管是當賊,還是從軍。 此時聽到好友相勸,甘寧眼中閃過一絲落寞,然,面不改色的沉聲道:“怎么?天不怕地不怕的李虎也生出了退縮之意?” 李虎面露羞愧,苦笑道:“大哥,你這是何話?你何曾見我李虎退縮過?可是,大哥你轉身看看,從巴郡跟著來的弟兄都死得差不多了,如今還有幾人?若是主公的人馬即將到達,李虎就算搭上這條命也會跟隨大哥死守橋頭,可是,主公的人馬還見不到影呢,我們就這樣百搭性命也不是回事啊!” 李虎話糙理不糙,甘寧初上戰陣,也是欠缺考量,當下竟被李虎的言語說得顫動了一下,不過,作為一軍之將,甘寧自然不會輕易下達撤軍之令,當初楊帆就曾與他有言在先,若是搭建好了木橋,就要死守住木橋南岸,這是他接到的軍令。 猶豫再三,甘寧掃了一圈當年的好兄弟,目露愧疚之色,沉聲道:“寧,有軍令在身,死守木橋南岸,即便只剩下甘寧一人,我也會繼續堅守,你們都是跟隨我多年的弟兄,值此危難之際,我也不會為難你們,想走的,就走吧!” 軍令如山,乃是楊家軍一直遵循的原則,從參軍之日起,軍令如山這四個字就被牢牢的銘刻在將士們的心頭,任誰也不敢忘。楊家軍待遇極好,對于烈士家屬,考慮得更為周全,然,對于逃兵,對于陽奉陰違,對于不尊號令的士卒,軍中的懲罰也是極為嚴厲,輕則逐出軍隊,重則殺頭之禍,這也是楊家軍將士作戰勇敢的重要原因所在。 甘寧的話,一名南大營的部將全都聽在耳中,此刻士氣不穩,只見他猛地站起身來,朝左右的將士們高聲道:“弟兄們,主公讓我們守住木橋南岸,如今我們損失慘重,還能再戰的弟兄不過八百余人,而敵軍卻還有兩千多人,你們說,該怎么辦?” “死戰!” “死戰!” “死戰!” ....... 一些南大營的老兵想都沒想的站起身來,高舉手中的武器怒吼,其余將士在經過短暫的錯愕后,紛紛跟著怒吼,仿佛這樣的方式才能宣泄他們心中的恐懼之情一樣。 甘寧亦是被這樣的場景給驚呆,暗道,漢朝尋常軍旅,折損過半便會軍心浮動,士氣動蕩,無力再戰。而楊家軍此戰折損的人數已經超過八成,居然還有人揚言死戰,致死也要遵循楊帆的號令。 看著那些老兵的神色,仿佛死亡對于他們來說不過是回家一般,全無懼色,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不斷感染著其他心性不穩的將士,為其助漲了氣勢,讓其堅定了心念。老兵,才是一支軍隊的基石,他們憑借著堅定不屈的意志,即便身臨險境也是穩如磐石,用死亡與敵人的恐懼捍衛著曾經的榮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