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著韋康那陰陽怪氣的話,張繡即便是惱怒無比,也不敢當場發作,怪只怪他有求于人,當下只能低眉順眼,忍氣吞聲。 韋家軍剛一動,甘寧就帶著五千甲士脫離了楊家軍大隊,悄悄向西而去。 苦苦尋找數日,終于讓甘寧在蒲坂縣內的雷首山附近尋找一處水位較淺的河灘,此處位置,黃河兩岸相距不過十余丈,相當近,就是這處河水的深淺還不知道。 黃忠挑選的這五千甲士皆是水性極佳之輩,暢游黃河不在話下,但是否能抵擋得住嚴寒的考驗就不得而知了。 只見甘寧率先脫下甲胄,露出健壯的上身,只穿著一條褲子朝身后的將士吩咐道:“此處地勢不錯,易于架橋,分出四千人,立馬進山砍伐木材,只要一丈以上的原木,其余的,待送到河灘再加工,我先下去摸清河水的深淺。” 甲士中一名部將疑聲問道:“甘將軍,這天寒地凍的,貿然下水的話,恐會四肢抽搐,葬身河內,不如用繩索纏在腰間,以應不測。” 甘寧聞言后,豪邁的笑道:“寧,曾在水上討生活數年,即便是那河面結冰也遇到過,這不過是小事一樁,何足道哉,且看我本事。” 言落,甘寧就一個猛子扎進了河水之中,待數十息過后,就見甘寧在河對岸冒出頭來,看其表情,似乎不受冰冷的河水影響。 甘寧在河水中來回數次,便摸清了這處河水的深淺,河灘兩側只有七八尺深,河中心也不過一丈之余,正是架設木橋的絕佳之處。 隨后半月,甘寧帶著這五千人,日夜不停的趕工,終于搭建了一座寬約一丈的簡易木橋,也幸好此處河水不急,如若不然,在沒有打樁設施的情況下,甘寧很難完成任務。 木橋架設好后,甘寧連忙帶人來到河對岸安營扎寨,準備死守木橋南岸的同時,又派人前去通知楊帆。 楊帆接到甘寧的消息后,立即讓麾下的一萬五千龍虎衛調轉方向,朝著蒲坂縣快速趕去。其余步卒,亦是丟棄輜重,輕身奔行。 一直關注楊家軍動向的韋康等人不明所以,正欲召集眾人商議之時,卻見張繡一臉擔憂,驚呼道:“不好,我們中了楊帆的聲東擊西之計!” 衛寧不解道:“張將軍,何出此言?這黃河天險相隔,難道還有道路通向弘農不成?” 張繡一副看傻子的表情望著衛寧,若不是還需借助世家的力量抵御楊帆,張繡真想一巴掌扇死這個剛愎自用的白癡。 無奈之下,張繡只好解釋道:“衛公子有所不知,如今臨冬,河水干枯,這黃河流域亦是如此,有些地方河水稀少,有的地方更是直接干枯,剛才我見楊家軍大隊騎軍突然西進,其步卒也是調轉方向,可見,必定是楊家軍在西邊的某一處已經架設好了木橋,或是尋到了可以直接通過的地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