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了郭嘉的話后,楊帆沒來由的老臉一紅,暗道,自己都能抓住時機,曹操又怎能不把握呢,袁紹與呂布相比,孰輕孰重,曹操一眼就能看出來。 隨后,楊帆問道:“那諸位以為我軍該何時出兵才是最佳?” 戲忠分析道:“待袁紹與公孫瓚爆發大戰之時,主公便可出兵常山。” 荀彧點頭道:“志才所言不錯。” 其余人也是紛紛點頭認同,唯有郭嘉輕聲笑道:“主公,我軍何不反其道而行之?” 楊帆聞言一愣,隨即問道:“莫非奉孝還有高見不成?說出來,我們大家一起參詳,參詳。” 郭嘉笑道:“冀州富庶,袁紹與公孫瓚交戰,目前他也不過才動用了五萬兵馬,其余二十余萬大軍皆是按兵不動,可見袁紹也留著一手,防范我軍,而反觀公孫瓚,此番出兵七八萬,幽州軍力,十之六七都在冀州,我軍何不從雁門出兵,攻打幽州?” 此言一出,眾人的面色皆是一臉古怪,唯有荀彧解釋道:“奉孝有所不知,前幾日,盧老大人親自來找了主公一趟,當場言明,主公即便是坐山觀虎斗,也不能公然挑撥師門內斗,這傳出去,不好,當時,主公也答應了盧老大人,我軍不會率先去惹公孫將軍。” 郭嘉一愣,沒想到還有這么一出,不過,在利益面前,親兄弟都得讓道,更何況是這不牢固的師門情誼。 當下,郭嘉就一臉不解的問道:“攻取幽州,是我軍目前最佳的選擇,主公難道要為了這個承若就不打公孫瓚了嗎?難道公孫瓚一輩子不打我們,我們就不能去打他了嗎?這簡直太過荒謬了吧?” 戲忠苦笑道:“奉孝,我軍不出兵幽州,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我們自己考慮。” 郭嘉疑惑的問道:“難道還有其他原因?” 其余田豐、沮授、荀攸三人也是一臉不解,楊帆見狀后,只好朝荀彧吩咐道:“文若,你來解釋,解釋吧!” 荀彧隨即解釋道:“幽州地廣人稀,人口大致在兩百萬左右,而我并州,如今就有四百余萬人,農產已經達到飽和,軍力更是超編,若不是這兩年大豐收,我并州估計會餓死人的!而現在的幽州,對我軍而言,實在是猶如雞肋啊!” 田豐不解的問道:“這不正好,兩相互補,待拿下幽州后,遷徙百姓過去,種植糧食,這樣的話,不出數年,幽州就能富裕起來。” 荀彧苦笑道:“元皓的想法不錯,但,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如今我軍戰營,共有五十余萬人,加上治安軍,后備役,人數已經達到六十余萬,即便是我們拿下幽州,合幽、并兩州之力,也養不活這么多的軍隊,搞不好,我軍會被拖垮的!” 沮授滿臉不解的問道:“文若啊,你此話何意啊?拿下幽州,我們就有更多的土地來栽種糧食,怎么會被拖垮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