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手術過半-《十九世紀就醫指南》
第(2/3)頁
在切脾之前,手術成功率就超過了七成,現在脾臟切除后,費爾南的生命體征依然平穩,成功率已然超過了八成。
接下去只要做好脾靜脈和下腔靜脈的吻合,卡維就可以轉向直腸。那兒遭受到了蟲卵沉積的炎癥刺激,需要在短時間內判斷下一步的手術方案。即通過炎癥所在位置,選擇到底是保肛、棄肛還是索性不手術。
“給我血管縫合線。”卡維對貝格特說道,“就在箱子抽屜里的一個小瓶子里。”
這是經過復合編織并浸泡在鉻溶液加強了韌度的蠶絲線,比起原來的腸線要細三倍,而韌性卻更高。雖然在卡維眼里,它依然是19世紀工業下的拙劣貨,可不管怎么說還是要大大好過其他絲線。
同時它也是接下去血管縫合的關鍵。
而只有縫合線還不夠,血管縫合還有另一個關鍵,就是線上的載體,直徑更小的血管吻合針和纖細的持針器。
比起剛才脾臟胰腺所在的位置,下腔靜脈要更深入腹腔,周圍還有系膜、網膜和大量腸管堆疊。不僅視野難以暴露,操作起來也非常費力。
人類雙手有太多的關節,體積長度都不適合探索這類區域。這在腹腔的淺表層還表現得不明顯,一旦手術區域來到深層,只有靠器械來增加長度,減小體積。
持針器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考慮持針器的抓持力度和簡便的操作手法,以及日漸普及的腔鏡,現代外科幾乎都在使用持針器。
“因為下腔靜脈位置太深,以我的雙手難以處理,所以我選擇一把短頭鉗代替雙手夾住縫合針進行縫合。”
卡維早已習慣這種手術方法,用手直接去拿針反而影響操作。但在外人眼里,用鉗子固定縫合針的做法太超前了。而更超前的則是卡維的血管吻合方法,因為需要考慮縫合后的的血管內側愈合情況,在縫合之前需要剝脫掉血管纖維被膜。1】
這種在手術中為了更好地愈合而主動創造損傷的做法,其實非常常見。
“血管吻合本身并不算太難,尤其在有了這些操作器具的時候。”卡維解釋道,“重要的是在吻合之后,如何保持血管通暢。而保持血管通暢需要做的就是防止血液在此處凝固,無非就是防止血管狹窄。”
說到這兒,他用鑷子提拉起血管被膜,用小剪刀剪開,去掉這層被膜:“在縫合血管時,這層被膜很容易被帶入血管壁中。一旦進入血管壁,雖然對吻合口本身沒影響,但卻會阻礙血流運行......”
這是一套本不該出現在這個年代的理論,為了讓他們加深理解,他只能再套上馬車擁堵的那套解釋。
許多人一點就透,馬上明白馬車一旦出現擁堵,車夫絕不會開心。小則互相謾罵,大則拳腳相加,一旦扭打在一起,整條路就別想通行了。
血管也是這樣。
“剝脫干凈后,還需要把殘留在外需要做吻合的靜脈管腔清洗干凈。”卡維從貝格特手里接過了針筒,將里面的生理鹽水滴進管腔中,“這些凝塊要是跟隨血管吻合后進入管腔,很有可能剛縫合上就形成了血栓,讓整臺手術前功盡棄。”
說罷,他看向護士。
“心率96,血壓122/68。”
卡維點點頭。
“等清洗干凈后,先用絲線選擇內翻縫合,縫合技巧就是先固定上下兩點,然后再中間,這樣有助于起到支撐作用。也便于給切口對合做參考。”卡維說話間的功夫已經吻合了后壁,“后壁結束后,我們縫合吻合口的前壁,選用連續或者間斷都可以。”
縫合血管是項技術活。
別說觀眾看不明白,就算站在手術臺邊的三位助手也是看了個稀里湖涂。
他們只覺得卡維的縫合線就在一團粉紅色的兩端反復穿插,將兩個不相干的結構接在了一起。因為吻合口很小,操作就像在一個點上進行的一樣。
如果是別人手術的時候,他們有了問題肯定早就開始提問了。
可卡維的手術容不得提問,不僅僅是為了打斷思路,更重要的是他們不知道該怎么問才能讓自己表現得不太愚笨。
“有不懂的么?”
“那個......”在縫合方面,達米爾岡要比另外兩人更有經驗,“為什么縫合每次都是由管腔向外進針?而不是由外向內?”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麟游县|
宜丰县|
盐山县|
沈丘县|
四川省|
丹巴县|
保定市|
巴林右旗|
嘉荫县|
乌鲁木齐县|
岗巴县|
定兴县|
那坡县|
调兵山市|
申扎县|
图片|
黎川县|
镇安县|
洛宁县|
元朗区|
敦化市|
天等县|
广河县|
龙游县|
上林县|
刚察县|
法库县|
平舆县|
奉新县|
杭锦旗|
灌云县|
海安县|
哈巴河县|
宝鸡市|
苍梧县|
枝江市|
五莲县|
修水县|
五大连池市|
蒙阴县|
葫芦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