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袁譚自然不可能把鎧甲賣給劉表,起碼不能現(xiàn)在就賣。 但等到孫策買到鎧甲,北上打疼了劉表之后那就另當別論了。 聽到袁譚說荊州使者會來,徐庶頓時表情一松,露出會意的笑容: “君候之言,屬下明白了,屬下這就去籌辦。” 說完,徐庶便腳步輕快的轉(zhuǎn)身走出齊候府,儼然吃了定心丸的模樣,讓袁譚看后不覺微微一笑。 就在徐庶和袁譚交談之后的第三日清晨。 當張纮終于接到徐庶派來的侍衛(wèi),表明可以帶他去查看那些甲胄的時候。 張纮急不可耐的走出公館,卻是迎面撞見了一隊同樣旗鼓煊赫的使者團隊。 惹眼的“荊州刺史劉”、“樊亭候蒯”的旗號,更是讓張纮一瞬間就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樊亭候,這個封號張纮可不陌生,荊州刺史劉表最倚重的謀士,曾經(jīng)為劉表獻計,將禍亂荊州的宗賊一網(wǎng)打盡的蒯越! 蒯越獻計,除去荊州宗賊之禍后,劉表為了酬其功勞,便封其為章陵太守,表為樊亭候。 對于江東來說,這位樊亭候可以說是大敵一位。 江東方面之前多次小規(guī)模的襲擊,都是在蒯越的設計下被擊退。 而更早的時候,孫堅進攻荊州,以報昔日回返長沙,劉表設伏之仇的時候。 連戰(zhàn)連勝之下,甚至逼得劉表有棄守襄陽,轉(zhuǎn)進他處的心思。 彼時正是蒯越蒯良這對兄弟站出來,勸住了劉表,才有后來的呂公、黃祖亂箭射殺孫堅之恨! 雖然彼此之間有著仇恨,但張纮作為江東臣子,雖然雙方身處敵國,但依舊忌憚于蒯氏兄弟的謀略。 而此刻,蒯氏兄弟出現(xiàn)在這里,豈不是意味著,徐州這邊,不僅和江東進行了接觸。 甚至另一邊還同荊州也在談判? 張纮不是袁譚肚子里的蛔蟲,哪里猜得到袁譚的想法。 袁譚派人接觸荊州,一來只是為了接下來出售鎧甲找新的買家。 畢竟只靠江東一個市場可不夠他傾銷的。 鎧甲這種東西,雖然袁譚有更好的,但也沒道理平白無故全便宜了江東。 給自己未來平定天下樹立起一個更強的敵手,平白加大游戲難度。 這可不是袁譚想要看到的結(jié)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