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時間很快過去。 上京大學的圖書館內,林曉在電腦上輸入完了最后一個英文字符,然后打上了代表句號的小點。 至此,關于林氏鈦成鍵機制的理論,他也算是整理完成了。 接下來,就是發給《自然材料》。 雖然這個理論揭示了鈦原子在成鍵過程中的一種機制,不過并不用擔心這個理論的出現會讓人家也研究出像ta1000那樣鈦合金,因為它只是一種存在于自然世界中的基礎理論,想要利用它搞出ta1000,那無異于海底撈針。 就像是相對論,全地球人都知道相對論導致了原子彈的誕生,但是把相對論擺在面前,你就能知道用它可以造出原子彈嗎? 再比如說你面前擺著一道imo數學題,然后別人告訴了你要用哪些定理公式才能解出這道題,但是你真的能夠用這些方法將其解出來嗎? 顯然沒有這么簡單。 同理,對于林氏鈦成鍵機制,也是如此,所以并不用擔心人家能用這個機制搞出什么頂級的鈦合金,那仍然和材料研究一樣,需要靠運氣。 或者說,林氏鈦成鍵機制只是告訴人們鈦原子結合形成化學鍵的過程發生了什么事情,但沒有告訴人們如何讓鈦合金變得更強,一個是微觀領域,一個是宏觀領域。 除非像林曉那樣,能夠通過系統直接指明方向。 相反,華國現在已經有了ta1000的各項數據,等于說,他們已經有了一個正確使用這種新的鈦成鍵機制的案例,通過這個案例,就能給他們以后的研發起到指導作用。 有了ta1000的指導,未來他們在高溫鈦合金上面的開發,不說超越世界多少,穩穩地成為世界第一,還是很有機會的。 到時候,國內任何需要用到高溫鈦合金方面的行業,他們都將占據先機,比如航空、航天發動機,他們到時候完全能在某些性能上超過外國。 而林氏鈦成鍵機制,只是一個揭示自然界的基礎理論,并不是所謂的能夠直接用在應用上面的理論。 …… 林曉進入了《自然材料》的官網,然后進入提交稿件的頁面,將整篇論文提交了過去,看到上面顯示出文章已經提交,等待編輯審核的字樣,林曉靠在了椅背上,心中閃過了更多的思考。 現在只是鈦成鍵機制,而ta1000中鋁的含量可也絲毫不少,鈦都有獨屬于自己的成鍵機制,鋁呢? 鋁也會有一種獨特的成鍵機制吧? 再比如其他各種元素的分子呢? 林曉思考了起來。 如果他能夠將鈦這一成鍵機制的根本原因找出來,是否就可以推導到其他的所有元素上面去? 這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能夠找到所有元素在成鍵工程中的一些機制,對于他們材料的研究,將帶來一個如同原子彈般的理論武器。 而且也不僅僅只是材料,對于化學領域來說,這同樣是一個重要的理論武器。 所以,這種問題也已經涉及到化學了。 當然,材料和化學的界限并不是多么的分明,材料學研究的就是固體材料,以及這些材料的組成結構、工藝、性質等之類的東西,而化學研究的方面就比較寬泛了,比如固體、液體、氣體、離子等等。 不過,不管什么形態,都離不開金屬鍵、離子鍵、共價鍵這三種化學鍵,正是這些基于電磁力形成的東西使得原子與原子之間構成了聯系,才有了各種各樣的物質。 而它們形成的機制,將能給為人類揭示物質形成之奧秘帶來極大的貢獻。 林曉的眉頭微微一挑,隨后又進入了自己的論文中,在后面提出了自己的假想。 【我相信,其他的原子之中也存在著和鈦原子這樣的成鍵原理,它們將為我們更好的理解這個世界,也希望未來材料界、化學界的朋友們,能夠繼續向著這個方向更加深入。】 而后他撤回了自己之前投給《自然材料》的稿件,將添上了這句話的稿件發了過去。 這才是一篇完整的論文。 解決未曾被解決的問題,提出未曾被提出的問題。 這就是從科學啟蒙之時,一直到如今能夠誕生出相對論、量子力學、m理論等各種聽起來都讓人匪夷所思的理論的原因,或者說這是屬于科學的傳承。 在沒有最終找到世間一切真理之前,這樣的傳承,將始終不會斷絕。 這時候,林曉又忍不住想,真的會有真正的‘宇宙真理’嗎? 這個真理又到底是什么? 能夠解釋宇宙一切事物的一行公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