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時間很快過去。 對于上京大學的本科生們來說,進入7月份后,也意味著暑假生活開始了。 于是乎,想要回家的學生們坐上了歸家的交通工具,而考研狗,或者想要留在學校打暑假工的學生,則仍然留在學校中,每天辛苦著。 不過,對于提前進入研究生涯的林曉來說,他同樣也沒有回家,而是留在了上京。 整個七月份,他都沉浸在完善自己的理論當中。 如今,他也為這個鈦原子的機理進行了命名,就叫做林氏鈦成鍵機制。 嗯,如何宣布一個重要理論或發現的歸屬權,那就是在前面冠以自己的姓氏。 而直到八月初的時候,他也算是徹底完善了自己的林氏鈦成鍵機制的所有內容,從那一大串令人們難以理解的數學公式,再到對這些抽象的數學公式的文字以及圖像上的解釋。 通過這些材料學上的解釋,也能有助于其他人更好地讀懂他的數學推導公式。 不然的話,別人想要看懂,可能也需要相當多的時間。 這算是林曉對數學不是怎么好——至少沒有他好的材料界研究者們的一種照顧了。 當然,除了這些之外,林曉也用五組不同鈦合金的實驗結果和計算結果的對比,來佐證他的這個理論準確性。 如果沒有使用林氏鈦成鍵機制理論作為計算中的參考項,那么這些計算結果大多會和實驗結果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個別組的差距還特別大,但是當用林氏鈦成鍵機制作為參考項后,計算結果和實驗結果的差距,將得到極大的縮減,甚至在某個別組中,這個誤差都完全可以視為實驗誤差了,等于說,林氏鈦成鍵機制甚至能夠完美預測一種鈦合金的實際性能。 而這,對于計算材料界的重要性來說,十分的重要。 而后,林曉也將這個結論告訴了陳保他們。 之前林曉說明了自己的預測后,陳保他們并沒有急著就去設計新的工藝流程,而如今林曉拿出那么多組實驗的對比數據后,他們也再一次提起了重視,如果真的如林曉的計算結果顯示,那就意味著之前那個已經給他們帶來極大震驚的新型鈦鋁合金ta1000,真的還可以做到更強。 ta1000是他們內部給這種新型鈦鋁合金的命名,便是因為這種鈦鋁合金抗拉強度能夠接近1000mpa。 不過這只是接近而已,但如果經過工藝優化,它的抗拉強度真的能夠到一千以上,那這個命名可就算是名副其實了。 “我們現在已經嘗試優化ta1000的生產工藝了,如果之后它的強度真的能夠再次得到提升,那你可就立大功了。” 航空材料研究院的一間辦公室中,陳保對林曉說道。 林曉笑著說道:“那就好,你們放心好了,我對我的計算結果還是很有信心。” “你這么說,那我們肯定都放心。”陳保笑呵呵地點了點頭,忽然他又想起什么,說道:“對了,你這個成果,應該可以發到材料學方面的頂級期刊吧?” “嗯,我已經準備發給《自然》的材料學子刊了。” “nature-materials?可以,你這個成果完全可以登上這個期刊了。” 陳保點點頭,感慨道:“之前你的哥德巴赫猜想好像是刊登在《科學》上面的吧?現在又能發到《自然材料》上面了,真是厲害啊。” 尤其是這都是林曉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完成的。 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一年發一篇《自然》《科學》就算是牛逼了,哪怕是子刊也是一樣厲害,結果林曉現在,不到一年,先是一篇《科學》,聽說還是《科學》那邊邀請他投稿的,這還沒完,現在又是一篇《自然材料》。 《自然材料》今年的影響因子可是也有40左右,和《自然》本刊都差不了太多。 林曉笑了笑,隨后說道:“其實還好吧,主要也是多虧了陳院士你們的幫助嘛。” “這有什么幫助的,你幫了我們,我們也幫你嘛。”陳保擺擺手道。 “不管如何,也感謝您這幾個月來的照顧了。”林曉說道:“其實我這次來也是跟您道別的,既然咱們的課題都算是結題了,我之后估計來這里次數就不多。” 第(1/3)頁